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以黄樟瓶内生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移栽基质、遮光强度、覆膜及间歇喷雾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筛选出适宜黄樟组培苗移苗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覆膜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覆膜21 d的培养条件,黄樟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6.94%和85.70%.不覆膜的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喷雾时间30~45 s+喷雾间隔1 h的培养条件最有利于黄樟组培苗成活,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5.01%和86.74%.  相似文献   
3.
牛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年生实生牛樟植株上采集叶样,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牛樟叶挥发性精油,采用GC-MS技术对叶精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进行化学类型划分,牛樟可初步划分为4种类型:桉叶油素型、异橙花叔醇型、芳樟醇型和肉豆蔻醛型。不同化学类型叶精油化学成分组成及得率均存在较大差异,异橙花叔醇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13种,桉叶油素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2种,芳樟醇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共2种,肉豆蔻醛型牛樟叶精油中特有化学成分为1种,4种化学类型精油中所共有的化学成分共12种。叶精油中第一主成分平均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芳樟醇型(68.71%)、桉叶油素型(57.38%)、异橙花叔醇型(37.91%)、肉豆蔻醛型(33.75%);4种化学类型叶精油平均得率大小依次排序为:桉叶油素型(1.28%)、异橙花叔醇型(0.19%)、芳樟醇型(0.04%)、肉豆蔻醛型(0.01%)。牛樟中的桉叶油素型与樟树中的油樟类型相似,牛樟的异橙花叔醇型与樟树的异樟类型相似,牛樟的芳樟醇型与樟树的芳樟类型相似。不同的是,牛樟有一种肉豆蔻醛型化学类型,而樟树有龙脑樟和脑樟类型。但总体而言,牛樟与樟树相似化学类型叶中的精油含量,前者普遍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籽油富含中链脂肪酸,但其生物合成机制尚未可知。长链脂肪酰基CoA合成酶(long chain fatty aycl-CoA synthetases,LACSs)亚家族在植物脂肪酸合成与分解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樟树转录组数据为参考、本研究克隆并鉴定了一个LACS基因亚家族成员,序列比对显示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 LACS1序列相似性高达65%,故将之命名为Cc LACS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Cc LACS1基因在花与种仁中优势表达,叶、茎组织中次之。缺陷型酵母互补实验证明Cc LACS1具有脂酰CoA合成酶活性,可广泛地将外源C10~C18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硫酯,但C18类脂肪酸是其偏好催化底物。上述结果暗示Cc LACS1可能与樟树籽油合成与累积相关。  相似文献   
5.
CRISPR/Cas系统作为当前最热门的编辑技术与其它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目前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编辑之中,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发展历程,随后从两方面阐述了CRISPR/Cas系统的优化,最后着重介绍了CRISPR/Cas系统在植物中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相关的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栲属Castanopsis(D.Don)Spach EST序列中微卫星DNA的含量、分布、碱基组成和频率等进行了分析。通过搜索,在3354条栲属EST序列中共查找到802个SSR位点,平均1.733 kb核苷酸序列分布一个SSR位点,其中有74.56%的SSR位点分布于长度为500~799 bp的EST序列。栲属EST-SSR的主要重复类型为二核苷酸,占SSR总数的42.39%。此外,A/T(97%)、AG/CT(80%)、AAG/CTT(30%)分别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现有栲属EST-SSR的长度分布于10-224 bp之间,重复数总平均为9.11次,其中有29.30%的EST-SSR长度大于20 bp。研究结果表明,栲属EST-SS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可利用栲属EST-SSR序列开发一批具有应用价值的SSR分子标记供遗传多样性研究所用。  相似文献   
7.
8.
9.
闽楠、红楠AFLP反应体系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楠、红楠总基因组DNA为模板,对AFLP分析各环节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和筛选,建立了适合于闽楠、红楠AFLP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其中:酶切反应条件为在20μL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 150 ng,Buffer22μL,BSA 0.2μL,EcoRI 3U,Msel 2U,37℃酶切4 h,65℃变性10 min,4℃保存;连接反应条件为将酶切产物中加入5μL连接体系(包括T4 Buffer 2.5μL,EcoRI接头5 pmol,MseI接头50 pmol,T4连接酶1U),16℃连接过夜.预扩增反应条件为在20μL体系中,加入稀释25倍的连接产物5μL,Mg2+(25 mM/L)1.6μL,dNTP(2 mM/L)2 μL,预扩增引物E00、M00各30 ng,Taq酶1U.选择性扩增反应条件为:在20μL体系中,加入稀释100倍的预扩增产物5μL,Mg2+ 1.2μL,dNTP 2μL,选择性扩增引物(E+3/M+3)60 ng,Taq酶1U.本实验结果为闽楠、红楠AFLP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汪信东  陈亮  张增艳 《作物学报》2013,39(10):1720-1726
小麦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引起的小麦重要病毒病。分离于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的蛋白激酶编码基因TiDPK1, 是一个抗小麦黄矮病相关基因。本文报道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对TiDPK1与BYD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互作的研究结果。酵母双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TiDPK1能够与BYDV-GAV、-PAV株系的CP互作, 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 TiDPK1可与BYDV的CP互作、产生双分子荧光互补信号, 说明TiDPK1确可与BYDV CP相互作用, 该结果对了解TiDPK1在小麦抗BYDV反应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