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元喜 《江苏蚕业》1999,21(3):31-31
<正>1 1%#11烘茧温度配置的原理目前我省烘茧普遍采用的是83型风扇车子灶,此灶从80年代初期诞生至今的实践看,烘茧的温度正常在90℃左右,这种单一式烘茧温度是不科学的,头烘时茧子要达到充分排湿,则温度要达到沸点及100℃以上为好,若在90℃左右,等于低温长烘,对保全茧质是不利的。而二烘时茧子对温度的要求是平缓过度,逐步降温、减少排湿,最后达到适湿和保湿出灶,因此应根据头烘、二烘茧子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原理配置合理的烘茧温度。  相似文献   
2.
以园蜡2号白蜡为试验材料,开展扦插育苗试验,取得技术突破,平均扦插成活率达到87.1%,解决了园蜡2号白蜡难以扦插成活的技术难题,并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亚洲玉米螟卵对3种赤眼蜂的适合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观察研究了以米蛾卵和亚洲玉米螟卵为寄主时,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等3种赤眼蜂的寄生发生及羽化情况,结果发现:以米蛾卵为寄主时,3种赤眼蜂最高,达10.42%,且死于预蛹期以前的蜂所占比例显高于拟澳洲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以亚洲玉米螟卵为寄主时,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发生率和寄生卵粒数显高于其它两种蜂,松毛虫赤眼蜂的寄生发生率显低于其它两种蜂。可以为,亚洲玉米螟卵是玉米螟赤眼蜂的适宜寄主,是拟澳洲赤眼蜂的次适寄主,是松毛虫赤眼蜂的不适寄主。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化学法(RC)与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测定了被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寄生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卵内保幼激素酯酶活力与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结果发现,被寄生的卵内,保幼激素酯酶活力和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玉米螟赤眼蜂从卵到蛹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与玉米螟卵内激素变化显不同,说明早期被寄生的玉米螟卵内进行的是玉米螟赤眼蜂的个体发育,而玉米玉米螟的胚胎发育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省发生后,迅速扩散,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发生规律,并制定防控策略,本文对2019年4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全省18个市县草地贪夜蛾幼虫田间发生密度和面积以及成虫灯诱和性诱数据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省主要为害的作物为玉米、莪术、高粱和甜高粱,以玉米为主。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季节在玉米田发生密度大小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幼虫周发生面积大小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根据性诱和灯诱的诱蛾高峰,初步判断在2月份有草地贪夜蛾成虫从泰国、老挝和越南迁入海南。4月中旬后蛾量迅速下降,玉米种植面积减少,预测草地贪夜蛾成虫在4月中旬后迁出海南。针对草地贪夜蛾在海南的发生规律,制定出了以冬春西南玉米主产区为重点的分时、分区、分重点的监测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金湖县的蚕桑生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地方优势。至今桑园面积已达8万亩,生产蚕茧4500吨,收购鲜茧近4000吨。但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蚕茧质量严重滑坡,却是十分令人担忧的。1992年春茧,金南庄口上车茧率80.75%、解舒丝长620m、茧丝长1198m、毛折318.32公斤、出丝率31.41%。而1993年春茧,金南庄日上车茧率下降到59.10%,比1992年下降21.65个百分点,解舒丝长489m,比1992年下降131m,茧丝长1098m,比1992年下降100m;毛折465.28公斤,比1992年上升146.96公斤。金湖县蚕茧因解舒下降、毛折上升所造成的无形经济损失,一年近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拟寄生昆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外已发现抗药性拟寄生昆虫种类、抗性筛选、测定方法及抗 性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抗性发展假说对拟寄生昆虫抗药性发展的适用性。文章最后对拟寄生昆虫抗药性研究较少的原因及抗药性拟寄生昆虫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室内观察并比较了浅黄恩蚜小蜂的产雌和产雄生殖行为。根据观察结果,将两种生殖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体外用触角检测寄主,(2)产卵器检测寄主体内环境,(3)排卵及(4)拔出产卵器。产雌和产雄生殖行为在寄主体内检测时的身体摆动、产卵时蜂相对静止程度、产卵器拔出动作和在寄主表面穿刺次数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在产雌和产雄生殖行为中,蜂对寄主的检测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4.84 s、15.50 s),而寄主的体内检测时间(分别为190.23 s、482.55 s),在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产雌寄生时,雌蜂是否出现"静止"及产卵器是否抽动拔出可以作为产卵的判断标准,但对产雄寄生,则无法通过行为动作来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性信息素可用于田间诱集雄虫,干扰雌、雄虫的交配从而抑制害虫种群,但田间应用性信息素对昆虫的寄生性天敌是否产生影响,能否和卵寄生蜂协同利用,尚不明确。本文在室内测定了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能力的影响,在田间定点挂放寄主卵并释放稻螟赤眼蜂,比较了有无二化螟性诱剂诱芯存在时寄主卵被寄生的情况。结果发现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影响稻螟赤眼蜂的寄生。当混合物浓度从0.01μg/μL升高到10μg/μL时,供试米蛾卵被寄生率从50.29%下降到1.71%,均显著低于对照的62.14%。寄生发生后,赤眼蜂子代的雌性比不受性信息素浓度的影响,子代雌性比在45.9%~87.0%,与对照77.8%无显著差异。田间挂放二化螟性信息素诱芯影响了释放的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卵的寄生率。远离诱芯位置的卵块的被寄生率高于距离诱芯近的卵块,但挂放诱芯吸引了自然界中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以上结果显示二化螟性信息素影响了稻螟赤眼蜂的寄生,但不同种赤眼蜂对二化螟诱芯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食诱剂、性诱剂和化学防治田块的稻纵卷叶螟减退率、保叶效果,评价食诱剂和性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食诱剂、性诱剂、常规化学防治处理田块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4.21%、68.42%和89.47%;保叶效果分别为72.03%、47.27%和81.66%.食诱剂和化学防治处理的防螟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