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篇
  2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H的高低能对林木的生长直接产生影响,本研究为了探索马尾松生理生态适应的最适pH,对一年生马尾松苗木进行沙培栽植,在沙培中通过调节营养液pH浓度,研究不同pH环境条件下马尾松幼苗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在pH3.0~7.0环境条件下,马尾松的形态指标苗高、地径、根系长度、针叶长度等各项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生理指标中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SOD呈现"S"形曲线变化的趋势;CAT呈现先逐渐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综合表明pH4.0~5.0条件下,对马尾松的生长最为有利,pH过高或过低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马尾松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影响平坝华山松种子园结实量的土壤因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运超  金天喜 《种子》1999,(5):15-17
本文通过对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土壤肥力,针叶养分状况与华山松无性系开花结实相关性的研究,寻找出种子产量低的原因,结果表明低产的原因之一是营养生长差,表现在该园土壤缺P少K,缺B,针叶养分状况反映出B的缺乏,同时N,P,K也偏低,故而施肥是解决的措施之一,施P提高雄花量,是对照的13.5倍,施B提高雌花量和座果量,为对照的1.2倍,2倍。  相似文献   
3.
不同行数植物篱对红枫湖坡耕地养分的拦截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出控制红枫湖坡耕地水土流失效果较好的植物篱带宽,对比了由香根草和灰毛豆混合建设(1∶1行间混交,>2行为行间交互混交)的不同行数的植物篱(每个处理小区种植3带植物篱,分别设每带2行,每带4行,每带6行,自上而下每带分别2、4、6行4个植物篱处理及对照共5个处理)对地表径流量、泥沙量及地表径流中水溶解态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和泥沙中的固体态的全磷、全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植物篱处理的各项指标都小于对照处理;方差分析结果及F测验证明,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除每带2行植物篱外,其他植物篱处理都相对于对照对养分元素具有显著的拦截作用。2)每带4行处理和自上而下各带分别2、4、6行植物篱处理与每带2行处理无显著差异;每带6行处理显著小于每带2行植物篱处理。3)除泥沙所含的磷、钾元素外,每带6行与自上而下分别2、4、6行植物篱无显著差异,每带6行的各个指标都与每带4行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要求得出,每带4行是本试验所涉及的植物篱行数中的最佳行数,其次自上而下每带分别2、4、6行的种植方式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贵州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开花结实量的调查和对其土壤、针叶养分分析,掌握其低产的原因后,采取施N、P、K肥、B肥、去劣疏伐和修枝整形等增长技术措施,可提高种子园种子单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贵州麻江马尾松天然中龄林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贵州麻江马尾松天然中龄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至第7年,单株材积平均为对照的132.3%;所施元素中N、P、K对单株材积均有很大影响,且都达到0.1以上显著水平;而施P的自第4年至第7年均有良好的反应,其中以P2的效果最好;施肥的最优化组合为N2P2K2。  相似文献   
6.
采用砂培法,研究了5种氮素营养浓度(即1.2 mmol/L、5.8 mmol/L、10.4 mmol/L、15.0 mmol/L、19.6mmol/L)对粗壮女贞品质(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茶总皂甙、水浸出物、水溶性总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浓度处理对粗壮女贞品质有明显影响,适宜的氮浓度处理能显著改善和提高粗壮女贞的品质。5种氮浓度处理条件下,在5.8 mmol/L和19.6 mmol/L处理时出现极值,5.8 mmol/L氮浓度处理条件下最适宜总黄酮化合物、茶皂甙、水浸出物及水溶性总糖的同时合成;19.6 mmol/L氮浓度处理条件下茶多酚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最高;在适宜的氮浓度环境下,粗壮女贞苦丁茶的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茶叶水浸出物三项品质的含量会显著提高;叶片中茶多酚与黄酮类化合物、茶叶的水溶性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黄酮类化合物与茶叶的水溶性糖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粗壮女贞叶片中酚氨比与黄酮类化合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7.
贵州岩溶土壤形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影响和促进贵州岩溶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分析,探讨了形成岩溶土壤的地质基础、地形地貌、大气环境、生物条件等的特殊性,指出贵州岩溶土壤应该归属于一种不可更新的资源范畴,而这一资源目前正面临极度破坏--石漠化.然而,贵州岩溶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贵州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岩溶土壤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期,而加强民众的环境教育,促进岩溶区生态发展建设,减轻岩溶土壤负担,加大岩溶土壤及其环境的科学研究力度,针对不同的岩溶土壤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利用和治理,才能扫除贵州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探究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挖掘了2 854个土壤剖面,采集了22 786个土壤样品,分析了贵州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并结合贵州省石漠化防治规划,初步估算了石漠化防治工程的土壤碳增汇贡献。结果表明:贵州省土壤有机碳呈现含量高、密度小的特征。表层土壤(0-20cm)有机碳平均含量25.07g/kg,平均密度仅为4.27kg/m~2。不同用地类型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大小为灌木林地乔灌木林地灌草地乔木林地弃耕地与荒地草地水田园地旱地与坡耕地;表层碳密度大小为水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乔灌木林地弃耕地与荒地灌草地旱地与坡耕地草地园地。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人为干扰较为敏感,6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小。实施退耕还林,人工种草及人工造林等石漠化防治工程会明显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到2050年,贵州省0-10,0-20,0-30,0-10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将增加1.99×10~(13),3.37×10~(13),4.45×10~(13),6.29×10~(13) g。可见,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具有含量高、密度低的显著特征,石漠化治理能有效增加喀斯特地区土壤碳汇。  相似文献   
9.
黔中高原坡耕地植物篱物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红枫湖上游坡耕地设置30个植物篱径流小区,探讨了9种植物篱的水土保持效应和养分拦截效应。结果表明,灰毛豆[Tephrosia purpurea(L.)Pers.]植物篱的保水效应最好,相对径流拦截率为91.75%;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植物篱的保土效应最好,相对泥沙拦截率为69.25%。灰毛豆植物篱对坡耕地氮、磷的拦截效应最为明显,其中氮相对拦截量为283.0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0.08%;磷相对拦截量为185.92 g/hm~2,相对拦截率为80.21%。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植物篱对坡耕地钾的拦截效应最为明显,钾相对拦截量为135.11 g/hm~2,相对拦截率为86.08%;灰毛豆次之,钾相对拦截量为125.13 g/hm~2,相对拦截率为79.72%。9种植物篱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和养分拦截作用,可作为黔中高原坡耕地植物篱物种应用。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发育的乔木林下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集的喀斯特地区纯石灰岩发育的林下土壤,全部进行干筛分为>5、5—2、2—1、1—0.5、0.5—0.25 mm五个粒级,再将五个粒级的土壤分别湿筛,烘干后收集为>5、5—2、2—1、1—0.5、0.5—0.25 mm五个粒级。对五个粒级的土壤分别进行碳水化合物、胡敏酸、游离氧化铁铝、非晶质氧化铁铝和钙、镁的提取和测定,迅速将提取过胶体的土壤进行湿筛测定分解的各级团聚体含量,以此来分析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各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干筛后,团聚体含量高,团聚体以大粒径为主,小粒级含量低;土壤经湿筛后,团聚体含量减少不是很明显,组成也是以大粒径为主;胡敏酸对<2 mm粒级的团聚体的稳定性作用最大,游离氧化铁、铝对大团聚体(>5 mm)稳定性的作用最大;0—5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体上好于5—20 cm土壤层;有机胶体对小粒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