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豆草在高寒牧区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川西北草地牧草资源十分丰富,但适宜人工栽培的豆科牧草种类贫乏。随着畜牧生产的发展,建立人工草地,种植优良豆科牧草,解决牲畜冬春草缺质劣,蛋白质不足已势在必行。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ap.)是豆科红豆草属的多年生牧草。  相似文献   
2.
杨忠  刘国凡 《山地研究》1993,11(4):261-265
马桑根瘤固氮与呼吸作用具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根瘤的二氧化碳呼出量与乙烯生成量之日平均比值为6.263±1.202。此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固氮对能量的需求,但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变化甚大。  相似文献   
3.
<正> 在四川西北部1.6亿亩的天然草场上许多植物群落中,也点缀有少量的豆科植物。但这些豆科植物,不是有毒有害,就因丰产性能、经济利用价值低,而未被人为种植生产。因此,长期以来本区的人工刈草场,所栽培的牧草多是禾本科牧草。从一九七八年起,我所先后引进了9个属,90余份豆科牧草材料。以期筛选出高产、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豆科牧  相似文献   
4.
桤木根瘤特点和固氮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桤木(Aluus cremastogyne Burk)是我国特有的非豆科结瘤树种,四川盆地是分布中心.适应性强,耐瘠薄,是优良的荒山荒地造林先峰树种和混交林伴生树种,也是优良的燃料和木本绿肥,能有效的改良土壤,并促进林分生产力的提高,近年来,川中、川北地区营造桤柏混交林达数百万亩,固氮树种的应用日益引起重视,研究各树种的固氮能力对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国土整治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刘国凡  邓廷秀 《土壤学报》1991,28(4):439-446
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根瘤的固氮能力在四川盆地以中性、弱钙质和微酸性土壤为高,强酸性和强钙质土壤上低。土壤条件对固氮能力的影响可用多元回归方程来表达。在方程拟合过程中,作者提出了非线性因子的线性化转换法,并用电脑模拟固氮因素的交互作用。42种试验土壤中,有效磷、以及它们分别与CO2(生物活性)、全磷的结合,是影响固氮的主要因素;其次pH与CaCO3、全磷中的有效磷与有效Mo的配合,对固氮亦有重要贡献。方程可以评价和预测共生体在不同土壤条件的固氮潜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银合欢、台湾相思和胡枝子3个树种的种子在不同土壤种类上播种育苗,秋末进行根系结瘤量、植株生长量和生物量、固氮活性测定,结果3个树种对土壤性质和肥力状况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速度快,结瘤固氮能力强.  相似文献   
8.
再论土壤条件与桤木结瘤固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桤木结瘤固氮与土壤理化因素的关系,可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表达.最佳数学模式表明:影响固氮量的主要因素是酸度,其次是有效磷与有效钾、CO2与有机质、CO2与有效钼的联合效应.有效磷的不足是固氮的限制因素.共生体的固氮能力在潮土和黄壤(灰岩母质除外)上最强,沙溪庙母质的各种紫色土较高,强钙质土和酸性土则低.  相似文献   
9.
在育苗和造林实践中,直接涉及土壤肥力的评定与树种选择问题,而现在对土壤肥力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树种选择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土壤肥力高低应通过植物的生长优劣来体现.本项研究以不同性质和肥力水平的紫色土为对象,通过18个树种育苗结果认为:树苗对土壤肥力特性的反应灵敏,生物量是土壤肥力的综合体现,苗高与生物量多呈线性相关且便于观察度量.根据树苗的生态反映(以苗高为代表.参照叶色),进行不同土壤类型对各树种苗期营养特性的比较研究,评定土壤肥力,可为圃地选择、适地适树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兽医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猪尿结石病例。起初曾采用药物治疗、尿道切开术、会阴道口术等方法治疗,当时虽缓解症状,但疗效不佳,极易复发。近十几年来,我们摸索出一种通过膀胱造瘘术治疗猪尿结石获得满意效果,治疗183例,治愈180例,治愈率达98%。一、临床症状:病猪不安,努责,时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