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红松无性系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进行测定分析,得出遗传力、遗传增益等参数,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培养料堆积发酵时间,装料高度以及培养料中多菌灵的含量对纯白金针菇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含量多菌灵所产纯白金针菇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含量多菌灵所产纯白针菇进行同功酶分析。结果表明,多菌灵对纯白金针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堆料发酵96h,装料高度8cm较合适。5个参试样品酯酶(esterase)和α-淀粉酶(α-amylase)同工酶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豆芽中氯霉素残留监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部分农贸市场中的豆芽,随机抽取48份,进行氯霉素残留监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实验,并对筛选出来的疑似阳性样品进一步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方法确证。结果:监测结果阳性率为4.2%。结论:监测结果提示深圳市区豆芽市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施磷量对玉米 -大豆间作作物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根际红壤中各无机磷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 -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磷素吸收量,并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常规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 -大豆间作条件下,磷肥减施 1/2(P50)并未降低作物籽粒产量与玉米的磷吸收量。间作种植显著降低了玉米、大豆根际红壤总无机磷含量,并且无机磷减少量主要以O-P、Fe-P和 Ca-P为主。玉米、大豆根际土壤Fe-P、Al-P、Ca-P与 O-P占土壤总无机磷含量的比例主要受磷水平的调控,而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中各无机磷形态的比例(除 Fe-P外)均没有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 -大豆间作通过根系交互作用主要促进土壤中 Fe-P、Ca-P和 O-P的活化来增加玉米与大豆的磷吸收,并具有节约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和磷吸收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水煮莲藕片研制工艺学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水煮莲藕片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针对非酶褐变关键步骤,应用不同浓度草酸、EDTA、抗坏血酸、曲酸和柠檬酸纳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条件下0.1%的抗坏血酸和0.25%的柠檬酸钠作为汤汁对抑制非酶褐变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早稻品种“香两优68”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钾肥品种对水稻后期光合功能衰退、叶片和根系衰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钾肥均具有维持水稻功能叶片中较高的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水平,从而延缓水稻功能叶和根系衰老的功能。硫酸钾镁肥具有比氯化钾、硫酸钾更好的延缓衰老的效果,并能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分别比硫酸钾和氯化钾增产2.4%和2.8%。  相似文献   
7.
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形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论述了早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点,将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与应用并获得成功,丰富了早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对早稻超高产栽培具有很好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