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6篇
  免费   1447篇
  国内免费   2288篇
林业   2318篇
农学   2257篇
基础科学   1467篇
  2847篇
综合类   10251篇
农作物   1892篇
水产渔业   927篇
畜牧兽医   3145篇
园艺   1368篇
植物保护   1239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1034篇
  2021年   1109篇
  2020年   1022篇
  2019年   881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1077篇
  2016年   807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180篇
  2013年   1524篇
  2012年   2025篇
  2011年   1973篇
  2010年   1817篇
  2009年   1662篇
  2008年   1587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298篇
  2005年   1022篇
  2004年   621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377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0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野A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将东乡野生稻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导入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后再与赣香A测交和回交育成的野败型三系籼稻不育系。该不育系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较强,具有较强的耐冷性和耐低氧萌发能力,在直播杂交稻育种中应用前景广阔。2019年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黄芪防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物质基础及靶点信息,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的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同时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收集PRRS相关宿主基因,最后构建"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从黄芪筛选出的17个潜在活性成分中,有14个潜在活性成分共计65个基因靶点与PRRS相关宿主基因交叉,其中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潜在活性成分可能对治疗PRRS有重要作用,TNF、IL8、TP53、IL6、IL10、IL1B、JUN等45个蛋白靶点间存在相互作用。此外,黄芪治疗PRRS的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外间隙和胞浆等组分,并可能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相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黄芪及其提取物治疗PRRS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早花忍冬组培苗的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优化早花忍冬茎段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早花忍冬组培离体快繁体系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激素的添加范围,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的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激素种类对早花忍冬组培苗茎段继代培养的影响顺序依次为:6-BA>IAA>IBA,并且在6-BA浓度为1.9 mg/L、IBA浓度为0.76 mg/L、IAA浓度为0.27 mg/L时,茎段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为7.66,与方程预测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4.
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对烟草青枯病有效防治的生防菌,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烟株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69-1,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并用该菌株进行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菌株69-1处理烟株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上中下部烟叶单叶干重、最大叶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且对烟草青枯病的相对防效达60.42%,同时对不同处理组的初烤烟叶进行化学成分的检测分析,发现菌株69-1处理相对于对照组烟叶品质更佳。该菌株菌剂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烟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而且还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可为烟草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肖文珍 《中国食用菌》2020,(1):105-107,110
介绍了我国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给出了食用菌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食用菌的物流成本进行了核算;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食用菌产业可以尝试订单生产模式等一些新型的商业来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整合互联网资源,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从而达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能侵染多种茄科植物,它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为了开发能在田间快速检测马铃薯晚疫病病原的方法,利用P. infestans T30-4基因组测序数据的contig 1.18131,设计qPCR和LAMP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后得到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通过检测田间收获薯块,比较形态学传统方法、qPCR及LAMP的差异。特异性检测结果发现,qPCR和LAMP仅在含有P. infestans DNA模板的体系有阳性扩增,在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中均无扩增;在优化的条件下,qPCR和LAMP的检测下限可达1×10 -6ng/μL,在有寄主和其他微生物DNA存在的条件下,引物的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异。利用两种快速方法对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田间收获薯块上检测发现,qPCR和LAMP方法得到的检出率差异极为不显著(P=0.420),两种快速检测方法和形态学鉴定方法检出率差异极显著(P=0.009)。在大理、丽江及昆明3个地区的薯块中,两种分子检测方法检出率均比形态学方法高。其中,qPCR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2.00%、2.00%、8.70%;LAMP检测方法比形态学方法分别提高了11.30%、2.00%、8.70%。  相似文献   
7.
种植年限对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设施蔬菜地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设施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变化,以露地土壤为对照(CK),采集种植1 a(年)、3 a、5 a、7 a、9 a、11 a、13 a、15 a、17 a、20 a以及20 a以上的0~20 cm设施蔬菜土壤样品,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检测方法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平板计数法,分析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种植年限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设施菜地土壤pH值随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降低,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土壤EC值、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都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增高,并与种植年限呈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K相比,种植13 a的蔬菜样地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地增加;连续种植20 a以上,设施蔬菜土壤含盐量比对照土壤显著地增加了486.49%。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都在种植年限为11~13 a时达到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脲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转化酶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保持不变。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综上所述,种植年限不同的设施菜地,土壤养分失衡,呈现酸化趋势,盐分含量逐年增加,土传真菌病害潜在发生,对设施蔬菜生产不利。  相似文献   
8.
针对HVI大容量棉花测试仪排出的样品处理难等问题,设计了1套自动化样品处理装置。该装置集样品自动输送、自动感应、自动压缩和自动装包等功能于一体,既可解决该类测试仪出棉通道容易堵塞的难题,又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棉包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9.
AI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Notch1 expression and autophagy in the renal tissues of diabetic mice, and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Notch1 on 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 by inhibiting autophag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db/m mice) and diabetes group (db/db mice), with 8 rats in each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feeding, 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measur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Notch1 in the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was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protein levels of Notch1, PTEN, p-Akt (Thr308), Akt, p-mTOR (Ser2448), mTOR, LC3, P62, collagen type Ⅰ (Col-Ⅰ) and collagen type Ⅲ (Col-Ⅲ)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db/m mice, the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serum creatinine, triglyceride and total cholesterol were increased in the db/db mice (P<0.01).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 vacuolar degeneration, renal tubular expansion and interstitial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db/db mouse renal tissues with HE staining were observed. The images of Masson staining showed collagenous fiber-like substance deposition in the glomerular capillaries and renal interstitium, and disarrangement of tubular structure in the renal tissues of db/db mic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PTEN and LC3-Ⅱ were decreased (P<0.01 or P<0.05), while the protein levels of Notch1, P62, p-mTOR (Ser2448), p-Akt (Thr308), Col-I and Col-III were increased in the db/db mice as compared with the db/m mice (P<0.01).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total mTOR and Akt proteins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found. CONCLUSION: Notch1 protein expression was increased, PTE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kt/mTOR pathway was activated, autophagy was inhibited, and fibrosis was aggravated in the renal tissues of the diabetic mice.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垦稻26和龙粳31高产优质栽培的株行距和穴苗数处理,采取裂区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群体因品种而异,垦稻26在株距10cm、行距30cm、5苗/穴产量最佳,龙粳31则以株距13.3cm、行距27cm、9苗/穴产量最佳;垦稻26在5苗/穴、行株距30cm×10cm处理,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不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较低,利于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且食味评分值高达86.5,显著高于最低处理;龙粳31在5苗/穴、行株距27cm×13.3cm处理,碾磨品质较高,不利于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改善,食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食味评分值高达86.0,与最低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因此,高产优质栽培要因品种选择适宜的穴苗数和株行距,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最为快捷、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