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试验从患有出血性肠炎的病犬粪便中分得一株轮状病毒——C~R—82株,通过对其理化特性鉴定和电镜形态观察,证明该毒株与国外报道的犬轮状病毒相符。用细胞培养适应责人工感染未吃初乳的新生犬获得成功,并于腹泻物中回收到病毒。  相似文献   
2.
1980年9月,我们于长春市、怀德县、双辽县的脑炎病马体内,先后获得9株病毒、均鉴定为乙型脑炎病毒。过去,鉴定病毒的程序通常是:动物感染范围试验、交互补体结合反应、交互中和试验或交互保护力试验等,最终判定。此法颇麻烦,最快需三周才得结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上的要求。本次病毒鉴定,我们应用冷冻切片荧光抗体染色法和一般方法对比进行,9株病毒,用荧光抗体法在3小时内即得出肯定结果,一般方法则需45天完成,两法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1959—1964年我国新疆、四川、青海、吉林、内蒙等省(区)的马属动物发生了“疑似马传染性脑脊髓炎”(以下简称疑马脑炎)据统计,发病率为3—14%,死亡率为28—73%,死亡马(骡)8万余匹。我所梅祥林等于1964年从新疆、青海、四川省8例病马的16份肝、脑组织,经家兔脑内传代方法获得10株病毒。当时鉴定三省毒株相同,且都与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I型)有共同抗原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鹿场持别是东北地区鹿场的鹿群中,不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后躯麻痹的疫病。春、秋散发,有时呈流行性。患鹿突然发病,有的出现兴奋狂暴,有的呈现截瘫症状,剖检则常见小肠出血变化,发病率高达30%,死亡率100%。本病目前仍不断发生,1984年吉林省双阳、梨树、东丰、扶余等县鹿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应用荧光抗体技术诊断乙脑病毒感染的研究,国内外都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诊断方法与通常采用的动物分离病毒和血清学试验的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尤其以感染动物的血液为材料进行检查、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但是,目前将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报道还不多见。 我们以人工感染乙脑病毒的豚鼠血液接种鸡胚,经一定时间孵育后制备单层细胞,  相似文献   
6.
1982年从沈阳××奶牛场溃疡性乳头炎病牛的局部病变中分离获得828A和828B两个病毒株。经过对828A毒株的系统鉴定,证明为牛疱疹病毒Ⅱ型(BHV2),也称牛溃疡性乳头炎病毒。该病毒具有较广泛的细胞感染范围,其中以犊牛肾继代细胞和犊牛睾丸原代细胞最敏感。病毒可在人工感染的犊牛体内繁殖,并能从血液、病变皮肤、淋巴结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MU—1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东北某畜牧场经产母猪胎盘和木乃伊胎儿中分离到两株猪的细小病毒。对其中一株—MU—1毒株,从细胞培养、形态特征、血凝特性、核酸类型、理化特性和致病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鉴定,证明MU—1毒株与国内外报道的猪细小病毒的基本特性相符。将MU—1毒株与日本毒株做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阻断试验和酶标抗体阻断试验,证明两株病毒具有抗原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乙型脑炎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从患病动物体内获得乙型脑炎病毒。其方法通常是将被检材料经处理后,接种小白鼠、或鸡胚、单层细胞培养,然后再通过一些方法,鉴定它是否为乙型脑炎病毒。这种方法最快也需三周以上,而且费事、费钱。应用荧光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放射免疫、免疫荧光以及酶免疫测定技术的研究应用,以检测病毒抗原为主要目标的乙脑快诊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运用这些技术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对于基层单位来说,目前应用还有困难。间接血凝技术也是目前研究应用较广的一种新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便于基层单位应用,我们进行了乙脑病毒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提高口蹄疫病毒衣壳多肽VP_1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多肽VP制成3种抗原制剂,即VP_1与鲎血蓝蛋白(TTH)连接而成的复合抗原(TTH—VP_1);VP_1与VP_2、VP_3,VP_4连接而成的VP_(1.2.3.4)复合物以及VP_1自身交联成的共聚体PolyVP_1。将3种抗原制剂分别免疫小鼠,测定其激发的抗病毒粒子的中和抗体反应,并与未交联VP_1所激发的免疫反应相比较。结果表明,PolyVP_1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明显高于单纯VP_1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P<0.01),而TTH—VP_1和VP_(1.2.3.4)激发的抗体中和指数与单纯VP_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小分子多肽兔疫原的自身交联能提高其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