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7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林业   523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313篇
  261篇
综合类   2178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1296篇
园艺   444篇
植物保护   23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多糖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犊牛5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4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3 g/(头·d)的酵母多糖。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各组犊牛各阶段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Ⅲ组最高;添加酵母多糖对犊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均无显著影响(P0.05)。2)Ⅲ组犊牛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Ⅱ、Ⅲ、Ⅳ组犊牛的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均低于Ⅰ组。4)Ⅲ、Ⅳ组犊牛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犊牛血清葡萄糖、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Ⅲ组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犊牛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综合分析表明,哺乳犊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可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降低犊牛腹泻率。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饲粮中酵母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2 g/(头·d)。  相似文献   
3.
凌源市是日光温室黄瓜主产区,黄瓜生产技术成熟,产量稳定。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棚室消毒、整地定植、温湿度管理、肥水管理、植株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技术,以期为日光温室黄瓜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牛急性热传染病。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弱、僵硬、跛行。1流行病学1.1流行情况牛流行热在我国部分地区早就有发生流行的记载。据资料统计我国南方及北方几省区于1977~1991年有4次大流行,累积病牛1300多万头,发病率为14%,死亡10万余头,死亡率占发病牛的0.726%。本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传播扩散迅速,牛群大批发病,使奶牛产量和奶的品质明显下降,部分怀孕母牛流产,病牛因体弱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1.2流行特点奶牛流行热是…  相似文献   
5.
应用平均拥挤、聚块指标和Lwaom-x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东方钝终螨在柑桔树内的扩散趋势和在树内的格局.结果表明,该螨在树内各方位丝聚集状态,其中,在柑桔树中方和上层的聚集强度最大,在9~10月之间,有随时间推移,出扩散向聚集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原菌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Sequeira(1978)的定义,"植物一病原物识别(recognition)是发生在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早期的一种特定事件(specific event),可以启动(trigger)寄主多方面的快速反应,其后果或是促进、或是抑制病原物的进一步生长(即互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定义规定了"识别"的3个主要特征:(1)"制动"作用,识别相当于互作的"开关"或"制动器".  相似文献   
7.
控制肉仔鸡非典型新城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我市某养鸡户饲养肉仔鸡9 500只,25天龄时平均体重1.2千克,发病率为30%,致死率为20%。经过紧急免疫注射,以及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使发病和死亡迅速得以控制,鸡群恢复健康。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鸡群5天龄时曾用新城疫Ⅳ系疫苗4倍量滴鼻,10天龄时用甘保罗病疫苗饮水,17天龄时用新城疫Ⅳ系疫苗6倍量滴鼻,18天龄时用甘保罗病疫苗饮水。22天龄开始出现以呼吸困难、下痢为主要症状,并每天死亡几十只鸡。至25天龄时,每天死鸡约100只,鸡群出现近1 000只神经症状病鸡。二、主要临诊症状鸡群精神不振,采食和…  相似文献   
8.
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分析了目前粮食生产情况和生产效益,剖析了制约鼎城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推进粮食产能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感染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一种以咳嗽、流鼻涕、呼吸罗音、窦部肿胀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病(CRD)。本病发展慢,病程长,有的呈隐性感染,可在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外来针叶树种引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东北林区主要针叶树种引种现状及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东北三省针叶树种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较为科学的引种网络体系和发展策略,并提供了可能在干旱、半干旱区引种成功的针叶树种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