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蒙古黄芪种苗,制定种苗质量分级标准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为黄芪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共收集35份蒙古黄芪种苗,测定各产区种苗单株鲜重、根长、根粗、芽体长、芽体个数、病斑度等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将种苗分级。后将不同等级种苗移栽,分析种苗等级与药材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甘肃省不同生态育苗区蒙古黄芪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单株鲜重≥6.17 g,根长≥39.09 cm,根粗≥6.07 mm;二级种苗的单株鲜重为5.73~6.16 g,根长为31.32~39.08 cm,根粗为5.64~6.07 cm;三级种苗单株鲜重为3.27~5.72 g,根长为25.11~31.31 cm,根粗为5.02~5.63 mm。结论:黄芪产量随着种苗等级降低而减少,生产中采用一、二级种苗进行种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方法采集和保存的中麻黄样品基因组DNA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确定中麻黄的最佳采集和保存方法。应用改良CTAB法提取中麻黄基因组DNA,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浓度和纯度。结果表明,新鲜样品采集后立即冷冻保存或置于液氮和硅胶后冷冻保存,均能提取出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鲜样阴干几天后冷冻保存会导致基因组DNA降解;阴干后在室温下保存则降解更严重。采集的中麻黄鲜样采取不同方法带回实验室均不影响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但应在低温环境中保存才能有效防止基因组DNA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当归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当归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确立了当归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发芽前先用清水浸种4h,然后用2%NaCIO预处理10min,最后将种子置于砂床上,于20℃恒温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最适发芽条件可作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漳县进行了驰奈中药材专用肥在当归上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月上旬用驰奈液肥5倍液对当归灌根,用量为50 g/穴时当归农艺综合性状、地下根系性状最好,褐斑病发病率最低,品质好,一/二级品出成率高。折合产量11 217.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 217.4 kg/hm~2,增产率12.17%。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PCR技术对不同花色的铁棒锤植物进行遗传差异分析,旨在为今后铁棒锤的引种驯化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采用CTAB法,从铁棒锤植物不同材料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得总DNA的浓度和纯度,并用20条RAPD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从铁棒锤的新鲜叶片及干燥种子中均可提取出基因组DNA,但前者DNA的质量好、产量高;有3条引物可以扩增出条带,其中,引物E68629的扩增产物清晰稳定,可用于铁棒锤遗传差异分析。RAPD分析结果表明,2种花色铁棒锤在分子水平上具有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7.
据2011-2014年调查,甘肃省柴胡斑枯病发生严重,常年发病率为13%~21%,严重度1~2级。本研究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明确了甘肃省柴胡斑枯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甘肃省柴胡斑枯病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或球形,黑褐色,高66.4~90.2μm,平均77.5μm;直径57.3~90.0μm,平均70.5μm。分生孢子针形、无色,有些稍弯曲,具1~3隔膜,大小(13.0~26.0)μm×(1.5~3.0)μm,平均19.0μm×2.0μm。通过ITS、LSU、RBP2和β-tubline多基因位点构建系统发育树,将柴胡斑枯病病原鉴定为柴胡壳针孢Septoria bupleuricola Sacc.。该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的温度范围分别为0~35℃、0~35℃、5~35℃,最适温度分别为20~25℃、15℃、10~15℃;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病菌产孢;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的适宜pH范围分别为4.0~10.0、4.51~9.19和5.0~9.0,最适pH分别为5.0、6.49和5.5;此菌在相对湿度75%以上可萌发,以水中萌发最好;柴胡叶或根渍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表明柴胡壳针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偏低,因此该病害在气温偏低及持续阴雨结露条件下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考证藏医学文献等方法,对甘南龙胆科藏药的品种、基原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甘南龙胆科藏药共有4属23种(含变种),涉及15个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9.
在漳县进行了驰奈中药材专用肥在当归上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月上旬用驰奈液肥5倍液对当归灌根,用量为50 g/穴时当归农艺综合性状、地下根系性状最好,褐斑病发病率最低,品质好,一/二级品出成率高。折合产量11 217.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 217.4 kg/hm2,增产率12.17%。  相似文献   
10.
查阅文献资料,对文献记载中甘肃省藏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甘肃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使得不同地区分布的藏药种类存在差异,以属于青藏高原组成部分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分布藏药种类最多。《藏药志》中记载的甘肃省分布藏药有原植物75科224属333种和动物44种,可作为甘肃省藏药资源的基本数据使用,对准确的藏药分布数据需要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后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