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银杏提取物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银杏叶提取物对五种常见菌的抑菌活性,研究了不同的pH条件和热处理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抗菌活性也显著增强;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4%,霉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6%;银杏叶提取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高温短时间加热不影响其抗菌活性;在pH为7的条件下,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近年来在抗虫基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有研究表明,蛋白酶抑制剂与植物的抗病性也有一不定期的关系。在生物体内,酶与相应的抑制剂是处于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维持了生物的各种代谢平衡。本文综述了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探讨了蛋白酶抑制剂抗虫效果的影响因素,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抗虫蛋白的优势,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曲阜市周围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初步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居民对饮用水水质满意度较高;饮用水部分生物及理化指标,除总硬度超标外,其它指标基本符合要求;未发现重金属超标现象。这说明水源地保护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桑黄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黄是药用真菌中十分名贵的中药材,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以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明显作用。本文介绍了桑黄的形态特征、人工培养、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其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桑黄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用真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用真菌是一类对人体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自然资源,我国国土辽阔,食用和药用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药用真菌的主要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药用真菌的营养成分及其在医疗保健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桑多孔菌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多孔菌是寄生于桑树的一种稀有真菌 ,多孔菌科的大部分真菌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采用液体震荡培养法大量繁殖桑多孔菌菌丝体 ,菌丝体经真空冷冻干燥后研成粉末 ,通过微波炉浸提后去渣 ,提取液用无水乙醇沉淀 ,Saveg法去脂 ,去蛋白 ,真空抽滤干燥得粗多糖 ,其质量分数为 9%。进一步用硫酸 -苯酚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测得桑多孔菌菌丝体中多糖的质量分数为 1 6 6 %。  相似文献   
7.
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特定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正茬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回接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2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种酚酸(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C/N比,初步确定有显著作用的分泌物组分。结果表明,苹果酸、酒石酸和油酸甲酯的加入对微生物来说是有益的,化感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的加入,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土壤微生物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胜利油田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石油降解菌.并对其部分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经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能够以石油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光谱扫描200600nm范围内石油的吸光度确定在211nm处石油有较高吸收峰。通过泱4量不同时间段菌的悬浮液在600nm和21.1nm处的吸光度,结果表明随着菌的生长211nm处的吸收峰显著下降。这表明该菌能以石油为碳源且降解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4个季节分析南四湖4个湖区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元素(Cr、Cu和Zn)的浓度及其赋存形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潜在生物毒性风险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年平均含量与环境背景值相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Cu和Zn的变异系数较大;重金属平均含量随季节的变化不显著;重金属浓度高的样品主要分布在南阳湖和微山湖的部分位点;在7月份重金属的可提取态占比最低,而残渣态最高;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显示南四湖重金属污染在无或轻度状态;潜在生物毒性风险分析显示重金属均未达到生物毒性频繁发生的阈值。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取常压煎煮、高压煎煮、乙醇冷浸渍、微波提取四种方法提取银杏叶活性物质,并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菌检测银杏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其抑菌效果随提取方式、菌种和浓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温度对其抑菌效果没有影响,银杏叶活性物质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