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7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对点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初孵仔鱼不同开口饵料的选择及后期仔鱼阶段在饵料、水质调控等方面的试验,探索了点带石斑鱼人工育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牡蛎受精卵及担轮幼虫为初孵仔鱼的开口饵料比用BP、虾片作初孵仔鱼开口饵料的育苗成活率提高432.16%;后期仔鱼至稚、幼鱼阶段育苗池水质的优、劣,对育苗成活率关系密切;经过53d共培育出平均全长2.86cm的幼鱼4.91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4.09%。  相似文献   
3.
亲蟹质量及亲蟹培育是锯缘青蟹人工育苗的基础。本文就亲蟹的选择、亲蟹暂养期的环境、亲蟹的饵料及饲养条件进行了探讨。在相同的理化因子条件下,海捕亲蟹的抱卵率(62.13%)大约为养殖亲蟹抱卵率(26.67%)的2.31倍。  相似文献   
4.
利用670m2的方形土池在水温31.6~28.2℃;海水比重1.021从Ⅰ期锯缘青蟹仔蟹3万尾经过17d的培育共培育出Ⅴ~Ⅵ期幼蟹2.4548万尾,存活率为81.82%。另外在8口5×5×1.4(m)的水泥育苗池中在水温27.6~30.4℃;比重1.018~1.006的条件下从Ⅰ~Ⅱ期锯缘青蟹仔蟹26万尾经过5d的淡化培育共培育出Ⅲ~Ⅳ期仔蟹19.5266万尾,存活率为75.10%。  相似文献   
5.
黄鲷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鲷(Dentex tumifrons)隶属鲷科,黄鲷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黄鲷属暖水性、高盐性、广食性、栖息于较深水域的底层鱼类。本项目组对黄鲷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池塘及设备 试验从2002年11月20日始至2003年4月18日结束,在浙江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岙山养  相似文献   
6.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0.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Apocyclops borneoensis)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体长10.4~8.0cm、平均体长8.6cm;体重19.5~12.2g平均体重16.63g的点带石斑鱼的淡化试验,分别采用盐度突变及渐变淡化两种方式,在水温27.5~29.0℃,经过30d的试验,结果是:将点带石斑鱼鱼苗从盐度(‰)30的自然海水中直接投放至盐度2.6的水体中时,其成活率100%;直接投放至盐度1.3的水体中的成活率80%。而渐变淡化,在盐度降至0.3时的成活率100%,进入纯淡水时的3d后才有逐渐死亡现象出现,10d后的成活率55%。点带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从纯海水至盐度5.2,随着盐度的降低其生长速度加快。研究结果证明,点带石斑鱼对盐度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但能在海水中养殖而且也可以在河口及低盐地区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孵化水温对黄鲷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26℃范围内,黄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孵化速度随水温上升而加快。其中18~22℃是黄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孵化率最高,20℃时达89%,畸形率最低;受精卵42 min细胞开始分裂,3 h 30 min为多细胞期,7 h为囊胚期,22 h胚孔关闭,37 h仔鱼开始孵出,孵出仔鱼健壮活泼。当水温高于26℃或低于16℃时,黄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4℃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12 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28℃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黄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22.2~483.6(h.℃)。黄鲷发育的阈温度为7.88℃  相似文献   
9.
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盐度20、温度28.0±0.2℃条件下,采用密封流水方法进行了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拟穴青蟹Ⅴ期幼蟹的平均耗氧率高于Ⅵ期幼蟹,Ⅴ期幼蟹的窒息点也高于Ⅵ期幼蟹。其中,当蟹苗体质量为1.00±0.22 g时,耗氧率为0.437 2±0.083 mg/(g.h),耗氧量0.423 7±0.080 mg/(ind.h),窒息点为0.716 0±0.017 mg/L;当蟹苗体质量为1.81±0.30 g时,耗氧率为0.381 6±0.081 mg/(g.h),耗氧量0.671 7±0.140 mg/(ind.h),窒息点为0.698 7±0.011 mg/L。实验发现,拟穴青蟹幼蟹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具有比较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其峰值出现在20∶00及02∶00左右,谷值出现在08∶00及16∶00。研究结果可为拟穴青蟹养殖生产中制定合理的苗种放养密度和养殖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在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经人工繁殖的银鲳幼苗,空运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海南琼海研究中心。在水温18℃~31℃、盐度15‰~32‰,经过近9个月左右的室内驯养,从平均叉长3.2cm,平均体高1.8cm,平均体重0.68g;培育至平均叉长18.4cm,平均体高9.6cm,平均体重121g。通过驯养得出:银鲳对饵料种类没有特别的选择性,同批次银鲳幼苗在浙江舟山及海南驯养时对水温的适应性具有地域性差别,在海南驯养的最适水温在20℃~26℃;舟山16℃~28℃。盐度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lux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