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黑环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分离物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TBRV运动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和IC-RT-PCR能从6个TBRV的分离物中分别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测定的序列为TBRV运动蛋白基因的部分序列,在系统关系树上与TBRV的其它分离物形成一簇,表明所建立的RT-PCR和IC-RT-PCR检测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生长期隔离检疫监管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的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病害的检验常需依据种苗生长期的发病症状加以诊断,部分口岸现场难以检出的其它有害生物在种苗生长期也较易发现.因此,对易于携带、传播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实行生长期隔离检疫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实行、完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的生长期隔离检疫监管制度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经过2004 ̄2005两年对上海口岸进境和进境后种植的260个兰花品种上建兰花叶病毒(CyMV)检测方法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检测和鉴定兰花上建兰花叶病毒的DAS-ELISA、电镜观察、鉴别寄主反应、RT-PCR和IC-RT-PCR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啤酒大麦药剂处理对TCK冬孢子的杀灭效果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啤酒大麦加工工艺流程中所采用的药剂及浓度,设计不同浓度的漂白粉、石灰、甲醛以及石灰加漂白粉,对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uhn)(简称TCK)冬孢子分别处理4h,接种于3%琼脂培养基上,然后移入5℃生长箱内培养,观察药剂处理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白粉浓度达到0.05%以上时,孢子基本不能萌发;几种浓度的生石灰处理对TCK孢子几乎没有灭活作用;0.01%甲醛可以明显抑制TCK孢子的萌发;对TCK孢子直接浸水处理45d仍有50%以上的萌发率。大麦加工工艺中所采用的漂白粉及石灰处理浓度不足以杀灭TCK冬孢子;其污水处理中采用0.05%浓度的甲醛可抑制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新的病毒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陶庭典 《植物检疫》1994,8(1):26-27
介绍一种新的病毒检测方法陶庭典(上海动植物检疫局200032)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Tsuda等[1]报道了一种检测植物病毒的新方法即快速免疫滤纸测定法(RapidImmunofilterPaperAssay简称RIPA)。下边简单介绍这种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根据啤酒大麦加工工艺流程中所采用的药剂及浓度为参考,设计不同浓度的漂白粉、石灰、甲醛以及石灰加漂白粉,对TCK冬孢子分别处理4h,置3%琼脂培养基上,然后放入5℃生长箱内培养,观察药剂处理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加工工艺中所采用的漂白粉及石灰处理浓度不足以杀灭TCK冬孢子;其污水处理中采用0.05%浓度的甲醛有抑制孢子萌发的作用;而用清水浸泡的孢子在1个半月后仍有50%以上的萌发率。在啤酒大麦加工过程中,TCK冬孢子的流向主要为大麦下脚料,数量达到90%以上,而浸麦水和排放的污水中的孢子量很少。  相似文献   
7.
PCR技术在印度腥黑穗病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2对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特异性引物(Tin3/Tin4,F3/R1)和2对黑麦草腥黑穗病菌T.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7/Tin8,Tin11/Tin4)建立快速鉴定T.indica及其近似种T.walkeri的PCR程序。引物Tin3/Tin4,F3/R1可特异性扩增T.indica分别得到415bp和498bp产物,扩增T.walkeri无产物;引物Tin/Tin8,Tin11/Tin4可特异性 扩增T.walkeri得到391bp和415bp产物,扩增T.indica无产物。4对引物扩增T.horrida、T.controversa和T.laevis无产物。产物片段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为进口粮检疫中T.indica的鉴定提供了快速、简便、实用的PCR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8.
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美国进口马蹄莲种球种植后发生较多的软腐病,从病叶上分离玛 种引起软腐症状的病原细菌。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兼性厌气,鞭毛周生2-6根,接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能引起马铃薯和大白菜软腐。经致病性、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和Biolog测试,鉴定为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  相似文献   
9.
自1930年印度西北部Haryana邦的Kamal地区首次发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Tilletia indicaMitra,以下简称印腥)以来,由于感病寄主的广泛种植和适宜环境条件的存在,该病已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生态区迅速传播蔓延,在7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一个危害轻微的地方性病害发展为威胁世界小麦生产和贸易的危险性真菌病害.  相似文献   
10.
进境黑麦草种子中黑麦草腥黑粉菌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广州(1997)和天津(1999)进境的美国黑麦草种子中均发现一种类似中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粉菌(Tilletia indica Mitra)的冬孢子。其大小分别为28.9-43.7μm和29.2-40.2μm,淡黄色至暗褐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球形至亚球形,疣状突起常呈钝圆状,表面有脊状突起。检疫中常因其与印腥冬孢子极为相似而引起误诊。经形态学特征观察、PCR分析和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鉴定为黑麦草腥黑粉菌(Tilletia walke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