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通过《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和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了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但从社会上暴露的一些问题来看,检疫工作还未到位,还存在三大矛盾急待解决.  相似文献   
2.
3.
濮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濮阳市生猪屠宰检疫技术规范》、《濮阳市牛羊屠宰检疫技术规范》和《濮阳市禽类屠宰检疫技术规范》,为我省首批地方性动物检疫技术规范。这三个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该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了技术标准,更为广大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立下了行业规范,使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活动更加透明、公开。该标准在地方性动物检疫技术规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明确了畜禽准宰证制度,同时强调了畜禽标识的查验与回收,利于动物疫情追溯机制的建立。但该标准还存在着引用国标代码不确切,个别文字表达不清,检疫病名、种类有待进一步商榷(如有些病仅靠感官检查无法确诊)等。本刊将分期连载,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1995年以来,我市发生了以猪为主的家畜血液支原体病,牛、羊、鹿、犬等动物也有发生,以高热,渐进性贫血,黄疸、孕畜流产等为主要症状,造成家畜生产、繁殖能力低下,肉品品质下降,给我市的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据资料记载,本病1932年最早发现于印度,但过去因其致病性弱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直到1950年确定猪黄胆性贫血是该病原体引起,才逐渐被重视起来。目前,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国于1981年首先在家兔体中发现该病之后,相继在牛、羊、猪、鹿、犬等动物中查到该病原体,在人群中也证实了该病原体感染的病例。1病原血液…  相似文献   
5.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我国目前关系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在取消农业税后,由于基层政府功能弱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产地检疫是动检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检疫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大而分散,检疫人员少,收费低,收费难,检疫率偏低,仅仅维持在对部分动物出售报检时实施的被动检疫。结果是健康动物走明道,病及病死动物走暗道,没有从根本上将病、死动物控制在原产地。针对以上状况,笔者认为,要在加大县、乡、村防检工作结合力度的同时,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1注重做好存栏登记、免疫查询。出栏报检、实施检疫、出具证明之间的衔接,实行防检一体化首先,要组建乡村防疫队伍,开展计划免疫,在每乡任命一定数量的助检员(…  相似文献   
8.
存在的矛盾 1.检疫与逃检、收费与逃费的矛盾.一是动物检疫员依法对动物或动物产品实施检疫时.按照国家规定收取检疫费.而一些经营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缴纳检疫费,出现了为逃费而逃检、为拒费而拒检的现象:二是由于基层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检疫人员大多是自收自支,将收费放在第一位.致使基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打击逃检、拒检和创收上.造成了检疫重心的转移和错位.从而将检疫技术要求、质量把关放在次要位置.降低了检疫工作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三化”统筹视阈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协调发展,"三化"统筹发展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目前三者的发展偏差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三化"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和验证辽宁绒山羊粗型和细型个体羊绒细度相关候选基因ALX4、NT-3、POLD2和AKT1表达调控潜在靶标miRNAs及其表达差异,提取辽宁绒山羊细型和粗型皮肤组织DNA和RNA,先采集辽宁绒山羊粗型和细型肩胛部皮肤组织,根据NCBI上的序列克隆获得ALX4、NT-3、POLD2和AKT1基因的3'UTR,利用Primer 5.0设计并合成功能引物,通过常规PCR扩增ALX4、NT-3、POLD2和AKT1基因的3'UTR序列,在miRBase数据库中,筛选羊绒细度候选靶基因3'UTR靶标miRNAs,然后与辽宁绒山羊(LCG)和内蒙古绒山羊(MCG)品种间皮肤miRNAs高通量测序结果共聚焦,筛选和验证羊绒细度相关候选基因表达调控潜在靶标miRNAs,在NCBI中检索到miRNAs的前体序列,应用RNAfold获得二级结构图及势能图,通过qPCR验证细型辽宁绒山羊(Fine type LCG)和粗型辽宁绒山羊(Coarse type LCG)皮肤组织中羊绒细度候选基因ALX4、NT-3、POLD2和AKT1靶标miRNAs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通过miRBase数据库预测,羊绒细度候选基因ALX4、NT-3、POLD2和AKT1分别获得104,27,19和32个靶标miRNAs,与绒山羊品种间皮肤miRNAs高通量测序结果聚焦分析,ALX4基因聚焦到3个靶标miR-m13,miR-433-5p和miR-671,其表达量是56,2和27;NT-3基因聚焦到1个靶标miR-1296,表达量是41;POLD2基因聚焦到1个靶标miR-130b,表达量是177;AKT1基因聚焦到2个靶标miR-345-3p和miR-2331-3p,其表达量是52和5。其中前体序列的二级结构表明miR-2331-3p的结构最不稳定,miR-1296最小自由能的绝对值最大,结构最为稳定。用qPCR验证miR-m13,miR-433-5p,miR-671,miR-1296,miR-345-3p和miR-2331-3p在辽宁绒山羊细型皮肤中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粗型皮肤中的表达量,可能对羊绒细度候选基因发挥重要的正调控作用,而miR-130b在LCG粗型的表达量高于LCG细型表达量,可能miR-130b对羊绒细度相关候选基因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