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概述了西蒙得木的经济价值和国内外发展状况,根据在云南发展中出现连续枯萎死亡的现象,首先研究了生物学习性和生态适应性,分离接种了来自病健根的菌类,得到的4种镰刀菌都要在根系衰弱时才能侵染根系,引起根系衰弱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在云南寄生于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加勒比松P.caribaeaMorelet、湿地松P.elliottiiEngelm.和火松P.taedaL.上的松褥盘孢菌Doth-istromapiniHulbary形态鉴定。该菌侵染导致松针的衰弱死亡后,进行死体分解的菌是乔松散斑壳Lophodermiumpini-excelsaeAhmad、星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stella-ta(Belk.&Curt.)H.T.SumetCao、污斑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foedans(Sacc.&Ell.)Stey.,它们加速了死亡部分的分解而使症状更加显得严重。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从外省和国外引入云南的经济植物,说明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及生物多样性对不同引种植物造成不同的试种结果、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从而指出在云南高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条件下,引入外地经济植物种植的有效利用是树种或品种(品系)与当地多样性的适合性配置;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方式是植物种或品种(品系)的单位种植面积不宜过大,以多种块状混交为宜;减小风险的方式是经10~12年以上的多点种植考验和控制单一种种植比例;发展当地树种风险小,但要保护好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云南的松针红斑病病原菌形态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在云南寄生于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加勒比松P.caribaeaMorelet,湿地松P.elliottiiEngelm和火炬松P.taedaL.上的松褥盘孢菌Doth-istromapiniHulbary形态鉴定,该菌侵染导致松针的衰弱死亡后,进行死体分解的菌是乔松攻斑壳Lophodermiumpini-excelsaeAhmad、星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  相似文献   
5.
本测定表明了叶中铁锰含量的增加或减少与土壤测定相一致。沙培和水培进一步证明了水溶性铁含量增高是致使根系衰弱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也是抑制对锰吸收的主要因子;在通气差的条件下尤为严重。土壤含水率高,是卵菌纲(Oomycctcs)中兼性寄生菌对杉木根系侵柒的主要条件,由此加速了杉木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系统及相邻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内高等真菌多样性的比较,植物病原菌是由于环境改变后适生的真菌逐渐演替发展而来的,由此,提出了生态工程治理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西蒙得木各试种点(区)土壤重要物理性状的测定,结合盆栽试验、田间植株根系及显微解剖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粒级小于0.005mm的含量在紧实土中超过15%,疏松土中超过30%;紧实而粘粒少的土壤含水量超过25%,疏松土壤中超过32%,旱季低于2.5%,是导致西蒙得木根系发育不良,生势衰弱,诱致病原菌侵染,从而导致植株枯萎的主要原因。1990年对各试区的全面调查,其生势表现与试验结果完全一致,2001年对残存植株跟踪调查结果,亦证实了这项研究成果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存案例,报告了在生态环境变化中,生态系统内的物种可因食源不断增加、食性改变,食物链中顶极物种和天敌减少、物种发生代换的因素爆发成灾。只有作好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并施行生物多样性动态管理,才能达到持续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热带和亚热带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系统及相邻的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内高等真菌多样性的比较 ,植物病原菌是由于环境改变后适生的真菌逐渐演替发展而来 ,据此 ,提出生态工程治理的防治途径 :1 查出栽培植物在原生生态系统中自然菌群结构及关键种 ,在创造持续生态系统生产力时 ,这个生态系统应是自控的保护性生态系统———适于与控制病原有关的菌类和关键种生存和发展。建立系统管理制度 ,引种植物 ,除检疫外 ,还应将该植物对新区内菌物群落的适应性作为评定指标。2 优先保护对病害发生有直接和间接抑制作用的生物种 ,并为其创造适于生…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atum)和云南红花杜鹃(R.dentonsum)上鉴定出一种不同于国内已有记载的,生于杜鹃蒴果上的真菌病原杜鹃黑锤[Sporocybe azaleae(PK.)Sacc.]确定为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 Mason.该属和种在国内尚无记载报道.国外资料中从属到种变动较大异名亦较多.本文依据资料和标本,研究了该属的变动过程,结合丝孢纲近年新的分类方法和寄主,将该属Pycnostysanus Lindau拟译中名为:芽链束梗孢属;该种拟译名为:杜鹃芽链束梗孢Pycnostysanus azaleae(Peck)Mas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