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贝进标 《广西植保》2010,23(3):28-31
近年来,昭平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大力实施“扶龙头,建基地,提品质,树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战略,茶叶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成为广西的主要绿茶产地之一。2008年底,  相似文献   
2.
昭平县茶园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产业是昭平县的特色和支柱产业。昭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多数茶园分布在丘陵地带或坡地,现有茶园面积7000hm^2,平均产量41.5kg/667m^2,年产茶叶4357.5t,产值2.61亿元。种茶已成为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然而,因种植面积的扩大致使茶农管理粗放,部分茶园杂草为害相当严重,杂草与茶树争夺养分、水分和阳光,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病株率关系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昭平县连续8 a 100对纹枯病的调查数据,建立病情指数y与病株率x(%)关系的指数回归方程为:y=2.5125×1.0345x,实践上可用作预测预报,从而简化调查方法。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按病株率高低可把纹枯病发生严重度划分为6级,达到药剂防治指标的要及时施药防治,同时强调要加强发病前期的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昭平县水稻生产围绕高产、优质、提高效益的总目标,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抛秧等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水稻生产的高效发展,深受广大农户欢迎。免耕抛秧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缓和季节矛盾、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结构、保护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生态平衡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改进,农作物栽培密度的增加和施肥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具有逐年加重的态势,单一使用化学手段防治病虫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如何发展绿色植保,解决生态环境与农业有害生物治理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主题[1].  相似文献   
6.
应用诱蝇谜引诱剂诱捕法于2009-2010年调查广西贺州市桔小实蝇雄虫种群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贺州市桔小实蝇种群发生呈季节性,始见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始盛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1月上旬,盛末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南部县(昭平)要比中部县(八步区)和北部县(富川)早发生。12月至次年5月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最低时期,8-11月是其发生与危害主要时期,也是进行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是我国华南双季稻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华南地区1a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中越冬,成 为第2年的虫源.第1、3代为害水稻造成枯心,第2、4代为害水稻造成白穗.常年发生程度第2、4代重于第1、3代,它的发生与为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水稻胡麻叶斑病(Cochliobolus miyabeanus)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昭平县一直是轻发生,2004年后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已逐年上升为当地水稻的主要病害.晚稻受害程度明显重于早稻,2008年晚稻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发生,发生面积和为害程度为近20a罕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2a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结果,分析研究了昭平县蔬菜农药残留的状况和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加强农药管理、大力推广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和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污染追溯制度等控制措施,切实加强蔬菜产前、产中和产后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市民吃上安全卫生的蔬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