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为例,运用农户调查与资料收集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农牧复合系统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阐述外部干预措施的内涵及特征.论述在实施外部干预后农牧复合系统的良性变化以及农牧复合系统中农业和牧业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结论表明:因地制宜的外部干预措施是优化农牧复合系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3.
 以宁夏中部干旱带35种植物9种叶性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变异特征、相关性以及不同科、功能类群间的关系,探讨该地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为该地区生态系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叶性状特征存在种间差异,按照变异系数,可划分为3类:高变异系数(叶片厚度和叶片单位面积吸水量)、中变异系数(叶片含水量增加率、叶组织密度、叶片肉质化程度和比叶面积)和低变异系数(叶绿素含量、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水分饱和亏)。一年生植物叶组织密度、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干物质含量的平均值极显著低于多年生植物,而比叶面积则极显著的高于多年生植物。叶组织密度、叶片厚度、叶片肉质化程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单位面积吸水量在不同科类群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而比叶面积、叶片水分饱和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量增加率之间则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将叶组织密度、叶片厚度、叶片肉质化程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单位面积吸水量用作不同科类群植物间相比较的研究因子。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的创意性传承性保护是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道路。识别河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对于河南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和体制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以河南省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利用核密度估计、热点探测揭示河南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总体上呈分散分布,小范围内呈集聚分布,且形成了“两核一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豫西、豫北为主要核心区,豫南为次核心区,豫西和豫北之间呈带状分布。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利程度、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研究可为河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羊粪归还对荒漠草原表层土壤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荒漠草原围栏放牧草地为研究对象,按自然形成的地表羊粪积累量梯度,设置了6个梯度序列控制样地(1.41~1581.68g/m2),分析羊粪量与表层0-5cm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以羊粪量对数lnf为自变量X,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地表羊粪量在较低水平时,表层0-5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羊粪量在较高水平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跃变特征明显。(2)表层0-5cm土壤全氮含量在羊粪积累量较少时,开始出现显著的增长,跃变特征明显。(3)随着地表羊粪量的增加,土壤C/N比分别发生转折性变化,整体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初步研究认为,自由放牧条件下,羊粪归还是影响荒漠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重要过程。地表羊粪积累量在较低水平时,羊粪对土壤全氮归还作用开始显现,但是,只有当羊粪积累量在较高水平时,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的净归还作用才会显著增强。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归还作用的交互影响,土壤碳氮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叶片是否能利用发生频率较高而又无法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小量级降雨,以宁夏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50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的单位面积吸水量(leaf water uptake content,LWUC)、含水量增加率(percentage increase in leaf water content,RW)、水分饱和亏(leaf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WSD)、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Chl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和叶片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erial content,LDMC),分析植物各叶片性状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比较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吸水性状的变异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叶片可以吸收水分,具有利用小量级降水的能力;与其他区域的研究结果相比,研究区50种植物叶片性状值偏小,说明该区域植物能较好地适应贫瘠的环境;叶片性状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不同叶片质地植物的LWUC、RW存在差异,肉质多汁和叶片退化显著高于草质、革质、膜质和纸质者(P<0.05),与W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植物生活型相比,地下芽植物的LWUC、RW和WSD均显著高于地上芽植物(P<0.05);不同植物生长型物种的LWUC和RW存在显著差异,半灌木植物的LWUC和RW显著高于乔木/小乔木和1年生/2年生草本(P<0.05),而与W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叶面性状植物的LWUC和RW也有所不同,周身覆毛大于双面覆毛(P>0.05)、单面覆毛(P<0.05)和背被白粉(P<0.05),而与W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叶片吸水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盐池9年围封草地为对象,研究围封草地群落特征和土壤水分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异质性较高的植被群落特征,并且呈以长芒草+蒙古冰草群落、白草群落和赖草群落3个群落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土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生态因子,它对围封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生物量、高度和盖度影响较大,而对物种丰富度影响较小;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群落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而3种群落内各自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特性使得各群落内部的植被生长状况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8.
家畜粪便归还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之一.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措施提供参考,从家畜粪便归还分解过程、归还的多尺度格局、归还对土壤氮素的影响和土壤-植被分布格局对家畜归还响应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应从研究区域、研究尺度上探究家畜排泄物对植被地下生物量的响应,同位素在家畜粪便-土壤-植物系统中含量的差异和室内模拟,使研究结果进一步达到量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宁夏盐池县花马池镇杨寨子村位于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上,由于气候因素、地理位置及土壤状况导致传统农作物产量低且不均衡,近年来逐步发展为以种植饲料、饲草为主的以农养牧型生产方式,此举促进了该地区畜牧业近年来持续稳定发展。近年逐步兴起的育肥养殖有可能会成为释放该地区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最主要的干扰因子之一,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生态进程。以宁夏盐池县荒漠草原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表植被以及地表羊粪的积累量设置6个放牧干扰梯度,分别为CK、T1、T2、T3、T4、T5,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研究了植被和土壤对不同放牧干扰的响应。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枯落物、植被覆盖度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加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支持了"中度干扰理论";随着放牧干扰强度的增大,土壤水分随之增加,土壤容重则无显著变化;土壤有机碳与全氮随放牧干扰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二者有很强的曲线线性关系,C/N的变化趋势与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稍有不同,C/N和地上生物量都与地表羊粪量有显著的曲线线性关系,表明地表羊粪量对土壤碳氮分布及草地生产力有着很强的影响,体现了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变化的复杂性及各因子之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