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必须符合树木的生态习性花草树木除有共同的习性外,各种植物又有它本身的特性。有的只能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有的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比较耐旱;有的喜欢比较温暖的气侯,有的比较耐寒;有的喜欢光照,有的比较耐阴。所以每个品种只适宜在一定的地区生长,这就要求做到“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3.
程秋菊 《北方蚕业》2005,26(1):10-11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根据其经济构成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为牧业区、农业区、林业区,其中位于大兴安岭南麓的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为农业旗市,也称半农半牧区,同时是呼伦贝尔市次生林主要分布区,浅山以柞林为主,间有桦树、杨树和少量的落叶松及其它杂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三旗市由于过量的采伐、过度发展农业和牧业,使有限的生态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造成林地面积减少,砂化、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林地的涵养水分能力下降,当1998年的洪涝灾害发生时,给岭东三旗市带来了百年不遇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氧化铝柱层析法纯化鸭肝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鸭肝卵磷脂的生产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鸭肝为试验材料,考察氧化铝目数、洗脱液体积分数、洗脱液流速、上样质量分数、上样量等因素对氧化铝柱层析纯化鸭肝卵磷脂的影响,并对纯化卵磷脂进行薄层层析定性分析和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在氧化铝目数100~200目、95%乙醇洗脱液、洗脱液流速3.5 mL/min、上样质量分数0.2 g/mL、上样量4.25 g的柱层析纯化条件下,鸭肝卵磷脂的纯度和得率分别为90.37%和86.51%;纯化后鸭肝卵磷脂经薄层层析定性分析呈大而亮的斑点,杂质少;纯化鸭肝卵磷脂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其中所含人体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约占15.100%.[结论]氧化铝柱层析法是纯化鸭肝卵磷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2011年内蒙古柞蚕新品种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柞蚕品种鉴定试验方法》和《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柞蚕品种鉴定试验实施方案》的要求,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对区新选育柞蚕品种呼伦贝尔1号和大白1号的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工作,对双丰1号和珍珠1号的实验室鉴定工作,初步鉴定的结果表明:4个柞蚕品种具有产茧量高、抗逆性强、茧质优等特点,品种其他性状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蒿柳建设柞蚕保苗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柞蚕以山毛榉科的各种柞树叶子为主要食源。此外,还吃杨柳科的蒿柳叶、桦木科的白桦叶,枫树科的枫叶,蔷薇科的苹果树叶、海棠树叶等。在稚蚕期,蚕体弱,缺乏抵抗力,容易遭受损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稚蚕保苗场。建设稚蚕保苗场时可以选择直接在柞蚕场内建设,也可以利用蚕喜食蒿柳建立苗圃式保苗场。由于前者对树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市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市近几年柞蚕软化病发病严重,致使蚕茧生产大幅减产。分析了柞蚕软化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高寒地区(主要为二化一放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杂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质量11.24kg,茧层量1.28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25kg,分剐比对照种提高8.91%、18.52%和39.87%;茧丝长1246.42m,解舒丝长656.46m,分别比对照种长165.21m和177.70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5龄幼虫能抵御突变低温(3~8℃)等特点。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杂一号2008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市是我国最北部放养柞蚕的地区,有可利用放养柞蚕的柞林13.3万hm2,若全部开发利用,可养蚕2万把,现仅放养4000把,存在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依法管理,产、学、研相结合,农工商合作共赢的产业化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0.
二化一放地区柞蚕大型白茧新品种大白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柞蚕纯种"青黄一号"群体中分离出的浅色茧个体为基础材料,以茧白色为表型标记,采用系统分离和定向选择的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地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大型白茧新品种大白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第一对照种扎兰屯1号和第二对照种白茧8344,其中千粒茧重11.68 kg,茧层量1.42 g,平均每把产茧量1 562.50 kg,分别比第一对照种提高18.70%、22.34%和37.27%,比第二对照种提高38.22%、29.41%和53.38%;茧丝长1 248.42 m,解舒丝长744.93 m,分别比第一对照种增长167.21 m和273.31 m,分别比第二对照种增长216.98 m和271.91 m;生丝白度为54.8%,比第二对照种高2.9个百分点。该品种具有茧型大而白、强健好养、高产稳产、茧丝质优良、5龄幼虫能抵御突变的低温(3~8℃)和杂交性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