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建昌气象站1960-2014年蒸发皿蒸发量资料,运用相关分析等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蒸发量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子,为区域性水平衡研究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建昌地区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为-49.28mm/10a,年蒸发量减少15.2%;地面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主要因子;模拟预测蒸发量模式准确率为87.3%。研究成果可为地方水循环水平衡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确判断并记录各种天气现象是气象业务的基础,既能为研究气候变化提供基础信息,又能为气象预报、决策服务和灾害预警提供依据。对一些能见度低、易混淆的天气现象如雾与霾,如果原始记录不准确,则会对气候分析、气象预报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文介绍轻雾、雾、霾等复杂天气现象的判断方法,以提高观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明  樊新宇  盖小波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52-16853,16866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锦州市1951~2010年锦州市降水量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570.8 mm,20世纪50年代后期、80年代及90年后期以来处于明显少雨阶段;60年代处于多雨阶段,70年代接近常年;但进入90年代后降水变化幅度开始增大,降水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出现在90年代。月降水量差异明显,其中6、7和8月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尤其是近10年来极端旱涝的灾害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盖小波  樊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56-12357,12426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特征,同时通过1990~2009年数据资料序列进行年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探讨了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结果]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平均而言,差异都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内,个别月份差异超出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观测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历史资料存在差异,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合并使用时,序列需要做均一检验与订正。[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优化气象地面观测系统、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60年锦州气候变化分析及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樊新宇  盖小波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82-10984
利用1951-2010年锦州实测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近6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主要措施。结果表明,近60年锦州市气温逐渐升高,降水波动,蒸发量加大,空气变得更加干燥,地下水位下降,对锦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盖小波  蔡冬梅  黄丹萍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72-14774
[目的]研究大连气温变化趋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及Escel程序,按阶段分析气温变化趋势及增温幅度。[结果]在近59a里,平均气温升高1.9℃,∑T≥10℃积温增加了400℃。1988年是增温的拐点,近20a年平均气温比前39年升高1.3℃。冬半年气温升高幅度大于夏半年,以1-4月增温最明显。[结论]气温升高,总热量增加,对农业利弊同在。随着气温增高,农业结构需要调整,农业气象指标需要重新研究与确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