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概念更明晰、更精确地表明了中国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性质和作用,内涵更丰富;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表明,中国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而来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较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更适合中国国情,适用期更长,可以延伸到整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创办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总体上要坚持东中西部均衡发展、区域上向中西部倾斜、类型上以老少边穷地区为主和操作上让革命老区先行的原则。信阳创办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信阳人民的迫切愿望和探索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推动了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分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工业化过程是从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劳动力开始的,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又是以农民分化为发端的。联产承包家庭经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非农业与城镇的发展、城市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中国农民分化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的分化,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加剧了农民的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4.
家庭美德的五个要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夫妻和睦是家庭伦理的道德核心 ,男女平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 ,勤俭持家是家庭稳固的基本要求 ,邻里团结是家庭美德的环境要求。正确认识家庭美德的五个要素 ,培育家庭美德 ,建设美满家庭 ,既是家庭的需要 ,也是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头脑,才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才能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第三,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切实代表好并维护好农民的利益,才能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民改革开放30年来的观念更新与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逻辑关系:观念更新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不断更新的观念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样,要想持续地推进河南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尤其要努力改变河南农民观念滞后的状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加强组织纪律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加强组织纪律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本文就此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和谐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机制就是要使农村社会处于最优化的平衡与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的维系需要农村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情民意表达机制、人口顺畅流动机制、社会制约监督机制、社会救助安抚机制和社会预警应急机制来支撑。构建农村社会和谐机制需要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相信和依靠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并采取适当方法,需要社会各方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