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寻找出对鸭脚木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高效、持效、安全的杀虫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林间药效试验研究4种杀虫剂对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高效氟氯氰和阿维菌素对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较好,阿维啶虫脒和吡虫啉则较差.但林间应用时,阿维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鸭脚木星室木虱羽化出孔的抑制能力较强,林间施药阿维啶虫脒或阿维菌素250倍液28天后,鸭脚木星室木虱若虫的死亡率均达64%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Y"型管法和三角瓶熏蒸法研究了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驱避和杀虫作用。结果表明,八角叶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均具有驱避和杀虫作用。其中,丙酮、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3种溶剂提取物的驱避和杀虫作用较强,浓度为1.60mg/cm2处理的驱避等级均达到Ⅳ级,而相同浓度石油醚提取物的驱避等级仅为Ⅱ级。在杀虫活性方面,用3.54mg/cm2提取物处理36h后,榕管蓟马成虫的校正死亡率除石油醚提取物外均达93.67%以上。另外,八角叶4种溶剂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LC50测定表明,丙酮提取物对榕管蓟马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本文结果将为榕管蓟马成虫的防治及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七彩朱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比久(B9)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七彩朱槿进行处理,研究生长调节剂对七彩朱槿生长的影响,为化学修剪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施用2种用药方式均对七彩朱槿的生长产生明显的影响;在相同的配方处理下,采用根施对七彩朱槿生长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在相同浓度下,多效唑对七彩朱槿生长指标增长的抑制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玉叶金花(Mussacnda Pubescens Ait.f.)丛枝症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同时也为该病的控制提供生理生化依据,对健康和患有丛枝症的玉叶金花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保护酶活性、次生物质等10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病的玉叶金花植株的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下降33.62%、37.8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6.68%;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升高27.26%、109.85%;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升高81.93%、33.24%.  相似文献   
6.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我国主要的松梢害虫之一,对松树的正常生长及种子园生产造成严重障碍,至今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文章对微红梢斑螟的生态学特性以及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法进行试验,分析了水分胁迫对1年生土沉香幼苗游离脯氨酸含量、光合特性以及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土沉香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在轻度水分胁迫( W1)条件下Pn降低是由气孔限制引起,而在中度水分胁迫(W2)和重度水分胁迫(W3)条件下Pn降低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水分胁迫条件下,土沉香幼苗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平均根系直径、总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分支数等根系参数均降低,说明土沉香幼苗的耐旱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8.
研究苦楝树(Melia azedarach)皮乙醇提取物和菟丝特的混合药剂对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生长及其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混合药剂对菟丝子无明显伤害作用,但高浓度的混合药剂处理30 d后菟丝子藤茎大面积萎蔫枯死。高浓度混合药剂处理下日本菟丝子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在高浓度(40 g/L)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处理下,日本菟丝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菟丝特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高浓度(14 mg/L)菟丝特处理下,日本菟丝子POD和CAT活性也随着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高浓度混合药剂通过影响菟丝子体内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代谢、破坏菟丝子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平衡对菟丝子发挥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七彩朱槿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L16(43)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比久(B9)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七彩朱槿叶绿素含量以及POD、CAT、NR的影响。[结果]叶施与根施生长调节剂对七彩朱槿的生理影响效果不同。叶施生长调节剂对叶绿素含量、POD和CAT的影响大于根施;而根施对NR的促进作用大于叶施,含高浓度CCC(4 000 mg/L)的瑏瑤、瑏瑥、瑏瑦处理的NR明显高于对照。3种生长调节剂中,CCC对七彩朱槿NR的影响最显著,其中根施CCC处理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结论]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起到化学修剪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七彩朱槿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性以及对氮肥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体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为利用微生物防治该害虫打下基础.[方法]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结合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刚羽化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可培养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分离出11株细菌,经鉴定归类于3个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3个纲(芽孢杆菌纲、放线菌纲和γ-变形菌纲)4个目(芽孢杆菌目、微球菌目、乳酸杆菌目和肠杆菌目)8个科(芽孢杆菌科、微杆菌科、葡萄球菌科、乳酸杆菌科、纤维单胞菌科、微球菌科、肠杆菌科和类芽孢杆菌科)8个属(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片球菌属、纤维单胞菌属、微球菌属、埃希氏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6株,为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3株,为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