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IBRS- 2传代细胞较常用的 BHK- 2 1传代细胞在工业化转瓶培养大生产中难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传代实验 ,选择对其适应的营养液和对消化时间的掌握 ,使该细胞传代稳定 ,细胞形态清晰 ,2~ 3d形成致密单层 ,在大生产中可广泛采用。1 材 料1 .1  IBRS- 2细胞种 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1 .2  MEM干粉 由美国 Hyclone公司提供。1 .3 血清 来源杭州、郑州 ,均为经滤过除菌的犊牛血清。1 .4 胰酶 - EDTA 由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生化试剂厂提供 ,并经钴 60辐射处理 ,本厂配制。1 .5  Na HCO3 溶液、抗生素、L -谷胺酰氨 …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对台办正式批准建立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并选定福州市琅岐岛作为试验区的蔬菜副食品生产示范区。这意味着琅岐岛新一轮创业机会的到来。一、琅岐的有利条件琅岐岛方圆92平方公里,1996年底全镇总人口71...  相似文献   
3.
黄淮地区不同筋力冬小麦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小麦麦香味的物质组成,以黄淮地区三种不同筋力的4个冬小麦品种(强筋品种西农9718、弱筋品种普冰143、中筋品种小偃22和西农88)为原料,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面粉和麸皮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西农9718、普冰143、小偃22和西农88小麦粉中分别检出58、57、56和58种香气成分,以烃类、醇类、酯类、羧酸类为主,其中又以C15烯烃为主.在对应的麸皮中分别检出57、57、57和56种香气成分,以烃类、醇类、酯类、羧酸类、醛类、酮类、杂环类为主,其中又以C6醇或酸为主.四个参试小麦品种的面粉和麦麸之间香气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而品种间的香气成分差异不大,说明香气成分与小麦筋力强弱无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筋力小麦品种麦胚中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筋力小麦品种麦胚的风味特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麦胚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种麦胚中分别检出32、35和2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相同成分有19种,分别占挥发性成分含量的65%以上,说明三种不同筋力小麦品种的胚中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但大部分主要成分相同,以醇类、酚类、烃类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将从西藏灵菇中分离得到的乳酸菌L1、酵母菌Y1和工业菌种酵母菌Y2、乳酸菌Lb和St进行组合,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出以上菌种发酵牛奶酒的最佳参数组合:酵母菌(Y1∶Y2为1∶1)∶乳酸菌(L1∶Lb∶St为1∶1∶1)为1∶2,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出各菌种的真空冷冻干燥较佳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农村信息化内源性发展,实地调查了南京市汤山七坊农家乐的"互联网+"实践状况,从电子商务、线上营销、文化体验3个层面分析七坊农家乐的餐馆、手工作坊、现代农场、采摘园等,发现当地"互联网+"融入尚且处于初级阶段。之所以融入困难,原因有:一是经营者过于依赖旧有人际关系;二是农家乐内部缺乏整合无法有效行动;三是政府的规划片面且资源有限。基于此,建议以技术进步为基础、农村信息化为核心、农民互联网化为根本、旅游智能化为形式,促进"互联网+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小麦麦香味的物质组成,以黄淮地区三种不同筋力的4个冬小麦品种(强筋品种西农9718、弱筋品种普冰143、中筋品种小偃22和西农88)为原料,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了面粉和麸皮中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西农9718、普冰143、小偃22和西农88小麦粉中分别检出58、57、56和58种香气成分,以烃类、醇类、酯类、羧酸类为主,其中又以C15烯烃为主。在对应的麸皮中分别检出57、57、57和56种香气成分,以烃类、醇类、酯类、羧酸类、醛类、酮类、杂环类为主,其中又以C6醇或酸为主。四个参试小麦品种的面粉和麦麸之间香气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而品种间的香气成分差异不大,说明香气成分与小麦筋力强弱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