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本实验利用四只带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延边半细毛羊,采用交叉实验设计进行测试.体内实验表明,瘤胃液氨浓度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的PH值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VFA的变化不显著(P>0.05).原虫蛋白浓度(P<0.05)、细菌蛋白浓度(P<0.05)和TCA-P(P<0.01)较对照组都明显提高,瘤胃温度没有发现变化;体外实验表明,实验组的产气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瘤胃液中除淀粉酶(P<0.05)有显著提高外,脂酶、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均无变化.在原虫种类的变化上,实验组的内毛虫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双毛虫却明显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
有效微生物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有效微生物的组成、特点、应用及其对家畜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1前言延边地区地处中温带,寒冷季节长达五个月以上(11~3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2~40℃.对终年多次发情的延边黄牛来说,如何保证冬春季节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对养牛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根据近几年在龙井、敦化、汪...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处理分别为青贮玉米秸秆TMR(Total Mixed Rations)组、黄贮玉米秸秆TMR组及氨化玉米秸秆TMR组。通过实验室小规模发酵13个月后开封,对发酵饲料物理性状感官评定,对饲料中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脂肪(EE)、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一般营养成分及总水分和p H值两项发酵指标测定,同时,结合饲料微生物计数来综合研究三种发酵处理对玉米秸秆TMR的微生物组成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青贮和黄贮这两种方式处理的玉米秸秆TMR具有较好的发酵品质;从饲料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经氨化处理的玉米秸秆TMR显著的提高了(P0.05)玉米秸秆中粗蛋白含量;微生物组成方面,大肠杆菌仅在青贮中检测到,数量为104(cfu·g~(-1)),耐热菌也仅在氨化饲料中出现,数量为103(cfu·g~(-1));三种处理样本中乳酸菌的数量均在104(cfu·g~(-1))以下,好氧菌的数量在106(cfu·g~(-1))以下,酪酸菌、酵母菌及霉菌均未发现。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中,青贮秸秆TMR显著高于黄贮秸秆TMR,而甲烷生成量方面,青贮秸秆TMR显著低于黄贮秸秆TMR。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添加乳酸菌与否和水分含量的多少对玉米秸秆黄贮发酵品质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水分处理4×乳酸菌处理2),其中水分处理分别为50%、55%、60%、65%,再进行乳酸菌添加和非添加处理,即乳酸菌组和对照组。通过小规模发酵法,在室温条件下保存30 d后开封,测定黄贮的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组成和体外干物质消失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组黄贮的乳酸、有机物、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pH值及耐热菌、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显著降低(P0.05),体外干物质消失率和产气量提高;不同水分处理间秸秆黄贮的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及酵母菌数、大肠杆菌数、丁酸菌数差异显著(P0.05),在水分为60%时粗蛋白含量最高、酸性洗涤纤维最低、酵母菌数最少,而粗脂肪和乳酸含量随水分升高而增高。说明在添加乳酸菌及水分为60%时玉米秸秆黄贮的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随机(添加处理5×发酵天数2)实验设计,对风干玉米秸秆进行无添加、乳酸菌(LAB)添加、酸液4%、6%和8%添加共计5个处理,发酵30 d和60 d开封。分析了p H、饲料化学成分、微生物组成及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经过发酵30及60 d的p H,LAB、4%、6%和8%的酸添加组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相同添加组中,p H值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饲料化学成分方面,所有添加组的有机物(OM)均高于对照组;LAB添加组的粗蛋白含量(CP)和粗脂肪(EE)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在微生物上,30或60 d的5个添加组的乳酸菌、耐热菌、一般细菌及酵母菌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每个处理中,各微生物60 d均低于30日。在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方面,所有添加处理组的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黄贮玉米秸秆的发酵品质60日好于30日,乳酸菌及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均能提高黄贮玉米秸秆发酵品质,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能够不同程度降解秸秆中的粗纤维为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乳酸菌和6%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提高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同时降低甲烷生成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