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植酸类肥料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2017—2018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筛选抗旱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9份玉米自交系的粉丝间隔时间延长了0~3 d,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干重、籽粒干重、出籽率及百粒重均降低,其中,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3个指标分别为正常灌水处理的81.5%、79%和88.5%。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与平均抗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强抗旱玉米自交系10份,其中自交系E28、DH351、陇1222、浚92-8和黄早四,抗旱性达到极强。本研究所筛选到的抗旱自交系可在选育抗旱新品种中加强利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利用生物学技术和手段来解决农业问题,让基因组测序技术、转基因及基因编辑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农业遗传育种服务,实现常规育种与分子设计育种的紧密结合,加速作物精准育种进程,近年颇受学术界关注。现梳理了一些分子生物学专用名词概念,概述了目前在正向遗传学研究中如何利用极端表型材料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BSA-Seq方法(MutMap法、MutMap+法、MutMap-Gap法、QTL-seq法)快速定位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基因,为快速定位和克隆候选基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5.
陇单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选系LY2209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穗晚熟玉米杂交种,2006年9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6.
用雌穗顶端生长较长雄穗的产量较低的白粒抗病玉米杂交种的F3代单株,与自交系综3变异株的F4代单株杂交,选育出了株型紧凑、矮秆、抗病、配合力高的自交系ly2211。在甘肃省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中,ly2211与87-1组配的单交种陇单6号比综3与87-1组配的主栽对照单交种豫玉22增产7.7%,比综3变异株选育的自交系与87-1组配的单交种增产7.2%。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几个玉米单交种同样都含有远缘种质。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农业种质资源又被称为“种业芯片”。因此,引进、创制和丰富种质资源是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通过人工诱变是种质资源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利用0.67 mg/L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花粉,构建1 650个株系的玉米突变体库,从M2和M3后代筛选到包括生育期、株型、叶型、穗型、粒型、叶色、轴色、育性等多个农艺性状突变体,表型变异率约为9.6%。结果表明,具有育种应用潜能的代表性材料有Z330、Z641和Z1433等,可供用于选育矮秆、低穗位、耐密植、抗倒伏型新品种;Z636、Z848和Z930等新种质材料可用于测配或改良玉米穗型、粒型、轴色、粒色及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8.
陇糯1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育糯玉米自交系W202为母本.W070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白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外观及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玉米一级标准。通过地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等高产栽培技术,可大大提高陇糯1号的种植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子粒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生育期>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千粒重>株高>穗行数>轴粗>穗位高>秃尖长>双穗率>倒伏率>空秆率。生育期、出籽率、行粒数、穗长、穗粗、千粒重等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密切,对产量的构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甘肃省玉米产业的发展对策:加快普通玉米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提高育种技术创新研究水平,加大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力度,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加强玉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