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病毒退化是马铃薯生产上长期存在的主要问题.病毒侵染不仅严重影响马铃薯生产,而且直接影响新品种选育,使许多具有优良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材料在选育初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选育抗病毒品种是防治马铃薯病毒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但目前选育抗病毒品种中普遍采用的田间鉴定法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病害研究室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致病力强的复合生理小种1.2.3.4.5.6.8.10,1.2.4.6.10,1.3.4.6.10等对马铃薯推广品种、转基因植株及育种资源进行抗晚疫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在表现有推广品种中多数为感病型,早熟品种尤为严惩;在转基因的植株中发现感病程度比原品种减轻、发病时间推迟的株系;现有育种资源中有些抗病性强的材料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综合评价了16个马铃薯杂种实生薯群体,结果表明:801-5×Katahdin、801-5×Baraka、高原7号×Katahdin和高原7号×Baraka 4个组合以小区实际产量、丰产素质和块茎一致性为主,包括株高一致性和对花叶、卷叶两类病毒抗性在内的12个性状的综合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合(自84040×NS79-12-1),达到优良的评价标准,综合指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58.3%,51.7%,33.6%和25.4%,综合性状稳定性好。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全面、客观和定量地反映杂种群体的综合特征,能以统一的综合指标评价TPS选育的全部目标性状,克服了组合评价中以单因素独立评价群体优劣的不足,对于新组合或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利用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2010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的试验。结果表明:75%拿敌稳水分散性粒剂6 000倍、50%肟菌酯水分散性粒剂4 000倍、43%好力克悬浮剂3 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 200倍效果均比较好,防效在82.0%~84.3%之间,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倍次之,防效75.9%~76.0%;80%代森锰锌500倍再次之,防效66.2%~66.8%。以上6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的有效药剂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7个优良马铃薯品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组合,分析了群体主要性状与生产力的遗传相关及其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群体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及小薯数量和产量与群体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平均块茎重、商品薯数量和产量是筛选商品价值较高的优良群体的重要相关性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平均单株结薯数、平均决茎重、商品薯产量、小薯产量和数量几个性状上对模型Ⅰ差异显著,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显著差异.特殊配合力方差为总方差的61.47%~147.52%,表明该群体的生产力主要由非加性基因控制.相对配合力总效应值与产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r_(3.4)=0.99).综合评定亲本801-5,Katahdin和Baraka在马铃薯群体和品种选育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同因子影响降低了马铃薯感X病毒叶片对早疫交链孢的感病性A.Kalra等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微生物,其中一些是致病的。当这些病原物同时存在于某一寄主中时,能引起两种作用,即:拮抗作用或协同作用(Yarwood等,1951),植株感染病毒后,改变了植株本身...  相似文献   
7.
1990~1992年间,应用喷枪、摩擦和蚜虫接种,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入的108份杂交组合的实生种子,进行了抗病毒鉴定筛选。评价出一批对马铃薯Y病毒抗性较强的组合如:388985(19.4%),389360(19.9%)和较抗马铃薯卷叶病毒的组合如388985、390194等。结合对病毒的抗性和经济性状选出7份株系,这些材料可以作为抗病毒育种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内蒙古自治区因其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发展马铃薯具有独特的优势。播种面积达53.3万hm^2,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随着播种面积的增加和在一些主产区多年连续种植,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13趋严重,早疫病每年发生,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以上。晚疫病随年份不同,发病程度不同,2004年是大发生年,马铃薯晚疫病不仅为害叶片、茎,还为害薯块,造成窑贮薯块腐烂。产量上造成的损失达10%~20%,严重地块达60%。发生田生产出的薯块在后期窑贮中基本上失去了商品价值。对此我们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了具不同血缘和基因频率的马铃薯杂种群体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和一致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1.马铃薯杂种优势的表现是以亲本自身生产力高低为前题的,由自身生产力较低的亲本产生的杂种群体,即使具有较高的杂合性,与也很难表现较高的产量,只有对亲本加以选择和在改造的基础上利用,才能充分表现其杂种优势。 2.Neo-tuberosum参与杂交的组合,优于其它类型的杂种群体,是目前马铃薯新品种和实生种子选育的最优组合方式。 3.杂种群体薯形,皮色和芽眼深浅等经济性状的一致性表现于群体的杂合性程度相关不同,而与两亲本在这些性状上的差异有关。因此选择在性状上差异较小的亲本杂交,是获得整齐一致实生种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病毒的传播给马铃薯产业带来的危害无疑是毁灭性的,蚜虫作为马铃薯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对其种类及发生动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于2014和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分别使用黄皿诱蚜器和黄板对马铃薯田有翅蚜进行采集、种类鉴定及发生动态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马铃薯田有翅蚜共计15属,24种,其中甘蓝蚜、桃蚜、玉米蚜及棉蚜为优势种。平均温度对有翅蚜数量变化存在影响,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平均温度的升高,有翅蚜数量有所增加,反之,有翅蚜数量下降。试验所得关于马铃薯田有翅蚜发生动态基础数据,对于后期开展蚜虫有效防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