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比及其对种群消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成虫在不同的羽化时期内其羽化成虫的性比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了光肩星天牛雌性成虫交尾机率大大的降低 ,致使其所产的无效卵增加 ,进而直接影响其种群的消长。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在自然界中光肩星天牛种群的消长除了与该害虫的天敌、气候及其寄主的数量有关外 ,还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器及腺体分泌物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雌虫产卵器及腺体为诱源进行活性试验 ,结果表明 :光肩星天牛雌虫产卵器上有性信息素存在 ,是释放性信息素的部位之一。产卵器及腺体分泌物对雄虫有一定的引诱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光肩星天牛成虫雌雄性别的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来对光肩星天牛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及反复实践验证 ,总结出了一种准确而实用的光肩星天牛成虫的雌雄性别识别方法。文中用对比的形式详细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雌雄性别进行识别 ,以期读者能从中获益 ,减轻工作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发生量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树木解剖法与树木解剖修正跟踪调查法,编制了钻蛀性害虫光肩星天牛在杨树林内不同地点的5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从生命表数据分析得出:1)卵与皮下幼虫自然死亡率最高,进入木质部幼虫的死亡率最低;(2)影响光肩星天牛种群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卵和寄主皮下幼虫的越冬死亡,挤死,鸟类啄食、皮层失水、蛹期细菌与白僵菌的侵染;3)组建立了以卵量预测光肩星天牛皮下幼虫期,木质部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的发生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不同立地类型条件柠条播种造林苗期生长情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实验地4种立地类型柠条播种苗的实际跟踪调查,初步摸清了柠条在该区域的生长表现情况。调查结果表明:4种立地类型下按生长状况由好到次的顺序排列是,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风蚀沟丘间低地,物种间的竞争是影响当年生柠条播种苗生长好坏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使用GPS手持机进行测量应掌握的几种常见坐标系统及坐标转换的一些基本概念,并针对当前林业行业GPS应用状况,提出了提升GPS在林业调查中的精度和应用水平的一些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光肩星天牛重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适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光肩星天牛在呼和浩特地区每 2年发生 1代 ,跨 3个年度。该害虫分别以卵、卵内幼虫、幼虫及蛹在寄主皮下及木质部越冬 ,翌年 4月底 5月初重新开始取食为害 ,成虫于第 3年的 7月初出现 ,7月底进入盛期。其扩散方式为从林缘向林内逐渐扩散为害。当林内寄主树不适产卵 ,害虫则由林内向林外扩散。相反当林分受害较轻时 ,害虫可从它处侵入林内为害。在林缘栽植害虫喜食寄主树会相对减缓害虫向林内的扩散。该害虫的化学防治适期为每年的 5月上旬至 6月中旬 ,生物防治适期为每年的 6月份。  相似文献   
8.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是昆虫个体和种群的基本生物学参数,是衡量昆虫对环境温度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呼市地区红点唇瓢虫主要阶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观察研究结果,为科学地推测其发生世代和主要虫态发生期,以及人工饲养与保护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保水剂种类繁多,其应用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有一致的定性结论,因此,应结合不同保水剂产品和应用条件,探讨不同立地条件下保水剂的最佳浓度、施用方式等,满足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