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糜疯病”是由瘿螨为害传染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在我省为害历史已久。据报导,1955年前后在平凉、庆阳地区经常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1965年后,河西地区的张掖、民乐、武威等地也有发现,1972年我组在敦煌县调查了三个公社(山危、肃州、孟家桥)三个大队四个生产队,发现队队的冬麦都有受害。其中山危公社泾桥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西瓜枯萎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了西瓜枯萎病在甘肃的分布和危害。经采集培养、单孢分离,32个标样(320个病组织块)中,镰孢属真菌占73.1%,其余为链格孢等。按C.Booth标准条件培养,经致病性、专化型测定,甘肃省酒泉、民勤、兰州西瓜枯萎病的病原为尖镰孢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ium f.sp. niveum)。该菌分生孢子的萌发需要液态水;分生孢子在pH4.53~9.18均可萌发,最适pH5.91;适宜浓度的马粪、土壤、蔗糖、瓜叶汁液对孢子萌发均有刺激作用,8小时内高出对照(清水)22%以上。刺激作用在4小时前表现最为明显;在相同条件下,大型分生孢子较小型分生孢子萌发快;4~8小时是大型分生孢子萌发的对数增长期;小型分生孢子萌发率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 啤酒大麦条纹病在河西地区日趋严重,据调查,年损失在百万元以上。1985—1986年我们对河西地区条纹病的症状、病原、再浸染、品种的抗病性,病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发病规律、药剂防治等项进行了试验研究,鉴定出麦特 B—23等一批抗病品种,筛选出一些拌种药剂。0.1%羚锈宁+0.05%拌种双拌种防效可达97%以上,硫酸亚铁、石灰水浸种亦有  相似文献   
4.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瓜类蔓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药剂对瓜类蔓枯病的抑制作用表明:30%苗菌敌抑制作用最强,40mg/kg抑制率为100%,其次为50%扑海因和5%菌毒清,600mg/kg抑制率分别为914%和837%;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3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依次为:Y=4.2187+2.1317x、Y=0.8644+2.2214x、Y=3.6955+0.9434x;EC50为2.3255mg/kg、73.378mg/kg、24.1474mg/kg;EC95为14.342mg/kg.410.964mg/kg。1338.mg/kg为田间进一步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甘肃河西地区杏芽瘿蔓延很快,为害甚重。经鉴定,此芽瘿由梅下毛瘿螨(Acalitus phloeocoptes Nalepa)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6.
7.
甜瓜蔓枯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甜瓜蔓枯病是甘肃白兰瓜的常发病,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在10~65%。该病的病原菌甜瓜蔓枯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裘维蕃先生描述的A,As一致。分生孢子有单孢、双孢、三孢3种。单孢菌株在培养中菌丝间有结合现象,即病菌有同宗配合现象。此菌的菌丝在5~35℃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在5~38℃间均可萌发,最适温度28~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能很好地萌发;在pH4~9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为pH7;适宜浓度的马粪、蔗糖、瓜叶汁液对分生孢子萌发有刺激作用;白炽光对孢子萌发有利。病株上的菌丝有3种类型:即普通菌丝、大型薄壁菌丝和索状菌丝。在甘肃,索状菌丝是病菌的重要越冬形态和初侵染来源,而子囊座产生很少。  相似文献   
8.
甘肃大麦、青稞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来,对我省武威、玉门、甘南等12个县市、16个单位、乡、农场的试验田、大田进行了调查及室内镜检、培养。共鉴定大麦病害24种,计有真菌性病害18种,细菌性病害1种,病毒病害5种。其中有9种为省内首次记录,2种为国内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大麦胚芽鞘切段在稀释10倍的柠檬酸-磷酸缓冲液中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原液(原液由K2HPO4·3H2O 2.351g+柠檬酸1.019g+蔗糖20g,加水定容至1,000mL配制而成,pH=5.0)中的伸长量,长为10~12mm的胚芽鞘顶端3mm下的5mm长切段在单位时间内的伸长量显著大于其后的各切段,胚芽鞘越长,芽鞘切段伸长越慢,5‰~40‰浓度的蔗糖均能促进芽鞘切段的伸长,蔗糖浓度为20‰时促进作用最明显。大麦网斑病菌无菌培养滤液对感病品种甘啤1号芽鞘切段伸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对抗病品种莫特44号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自然条件下,美洲斑潜蝇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或分别约为9、10、12.5d,成虫的寿命平均为12d在右。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虫螨光乳油1000倍液和2000倍液、绿保素乳油1000倍液、绿保素乳油10mL与杀灭菊酯乳油4mL混剂的1000倍液等几种药剂及浓度的防治效果都较好,施药后7d的死亡率均在92%以上,可以在田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