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1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林业   466篇
农学   340篇
基础科学   315篇
  250篇
综合类   1955篇
农作物   298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1267篇
园艺   289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地采用马铃薯连作模式,设置3个施肥处理,即:单施化肥(T)、有机肥配施化肥(YTF 1/2)、全量有机肥(YTF)。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处理下马铃薯农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马铃薯产量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土壤指标有土壤容重、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有效磷。YTF处理较T处理可分别显著(P<0.05)降低土壤容重16.8%,增加土壤孔隙度12.7%,提升饱和导水率25.3%。YTF处理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效磷含量43.0%,但各处理间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同时,较之T处理,YTF处理亦可显著提升土壤团聚体含量。YTF和YTF 1/2处理可分别较T处理提升马铃薯产量24.6%和12.8%。因此,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物理性状,亦能促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大麻幼苗叶形与毛状体及乳汁管关系,采用徒手切片法等形态学观察方法,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火麻1号、火麻3号、金刀-15和格列西亚以及2个高世代种资源20170114和资源CA-4共90株幼苗的第一真叶外形、毛状体和乳汁管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所得观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叶各类特征内部性状彼此间常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叶形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即叶片外形因子和叶柄外形因子,累计贡献率达91.758%;毛状体相关性状提取出2个公因子,毛状体数量因子和腺毛直径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514%。对叶柄乳汁管数及4个公因子进一步关联解析,可知叶柄乳汁管数与叶柄外形因子和毛状体数量因子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可通过观察大麻幼苗第一真叶的柄叶比和叶片腹面非腺毛密度间接反映叶柄乳汁管及叶腺毛数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若羌县密植枣园进行枣树疏密间移,调整模式,降低密度,培养合理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发生,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农民田间劳动强度成本,解决了枣树郁闭造成的"产量、质量、效益"三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2018年在承德市双庙村蒙古栎林中发现吉丁幼虫危害现象,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金纹吉丁(Corebus aequalipennis Fairmaire),并对其分布范围、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11份糜子材料为基础材料,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记载、测定,并借助SPSS、Excel软件对测定指标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的糜子品种较生育期短的糜子品种主茎节数更多;在不同脂肪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糜子品种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水分含量相对增加。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拉丁乐、摇滚乐、非洲打击乐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试验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泌乳牛72头,将其随机分成4组,即拉丁乐组、摇滚乐组、非洲打击乐组、对照组,每组18头。试验分预试期7 d,正式期60 d,预试期开始给试验组播放音乐,对照组常规饲喂。每隔20 d测定单产并采集奶样1次。结果表明,试验0~60 d,摇滚乐组奶产量较对照组低13.4%,差异极显著(P0.01);非洲打击乐组奶产量较对照组低8.9%,差异显著(P0.05)。试验0~60 d,拉丁乐组、摇滚乐组、非洲打击乐组中乳糖、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摇滚乐和非洲打击乐会降低奶牛产奶量,对乳糖、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拉丁乐对奶牛奶产量无显著影响,对乳糖、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研究马铃薯茎叶在自然萎蔫过程中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其制作青贮饲料提供参考。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5个萎蔫时间:刈割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每个处理4个重复。第4天水分达到青贮要求,但叶片有所褐变,第5天有部分霉变;随着萎蔫天数的增加,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下降(P0.05),第4天时分别下降了18.6%、6.9%、21.8%,其他养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以上结果说明,如果以马铃薯茎叶制作青贮饲料,最好在保存条件好的情况下刈割后3天内完成,但需要添加吸收剂以使水分达到青贮要求。  相似文献   
9.
探究NO_3~-/NH_4~+对金铁锁毛状根生长状态的影响。以B_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改变培养基中的氮总量及NO_3~-/NH_4~+比,分析比较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状态。结果显示:氮总量对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有一定影响,当氮总量为60 mmol/L时毛状根生长速度最快,表现为侧根分布频率高、根系发达;培养基中NO_3~-及NH_4~+比例会影响毛状根生长,在总氮量为60 mmol/L条件下,B_5+40 mmol/L KNO_3+20 mmol/L(NH_4)_2SO_4(NO_3~-/NH_4~+=2:1)时,固体培养基中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最大,B_5+48 mmol/LKNO_3+12 mmol/L(NH_4)_2SO_4(NO_3~-/NH_4~+=4:1)时,液体培养基中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量最大。研究表明培养基中氮总量及NO_3~-/NH_4~+比例对金铁锁毛状根的生长影响大,该结果对后续金铁锁毛状根的放大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奶期、围产期奶牛的健康状况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影响巨大,血浆中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尿酸(UA)的浓度是目前临床肾功能评价的重要指标,测定Alb及TP含量对了解蛋白代谢具有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外对此期奶牛肾功能状况的报告很少.本文就围产期奶牛的上述检测指标进行动态研究,揭示其动态变化特点,为此期的奶牛肾病检测积累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