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感官审评和内含物质含量测定,鉴定分析5种宜昌毛尖的香气组分,初步探讨了宜昌毛尖的香气品质特点。结果表明,宜昌毛尖香气以清香为主要特点,部分带花香。GC-MS分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为醇类(5个样品中的平均相对含量为56.47%),其次为烯类(12.23%)、其他类(10.44%)、酮类(9.58%)、醛类(5.87%),含量最少的是酯类(4.67%)。可见对宜昌毛尖香气起主要作用的是醇类、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物化性质为指标,将工夫红茶超微粉碎成平均粒度为26.116、9.612、4.338、3.742、3.328μm的超微红茶粉,探究超微粉碎对其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微红茶粉粒度减小,堆密度、膨胀力和持水能力变小,休止角和滑角逐渐增大,茶粉流动性变差;色度的L值和b值逐渐增大,表明超微粉碎对工夫红茶色泽有提升作用。内含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超微红茶粉粒度减小,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提高,但是茶多酚、茶色素和粗纤维的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推测其原因在于超微粉碎破坏了茶叶中以纤维素为主体的细胞壁结构,粗纤维受到破坏,从而内含成分更容易暴露出来,而多酚类物质不稳定,容易被氧化,因此茶多酚和茶色素的含量才会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秭归县茶饼病发生规律监测调查发现,秭归地区2022年茶饼病发病规律为4月开始显症,5月到达高峰期,6~7月病情降低,8~9月无病情,10月有零星病斑,11月结束。通过药剂筛选试验发现,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多抗霉素间隔7 d连续喷施2次效果较好,防效达到76.4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