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绿翅蔗蝗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翅蔗蝗在浙江省苍南县1a发生1代,以卵块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中旬末至6月中旬为越冬卵孵化期,刚孵化的蝗蝻群集危害,3龄后则分散危害。主要危害毛竹、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7~8月是危害高峰,成、若虫均取食叶片,轻者叶片残缺不全,重者叶片仅留中脉。利用冬季开荒造地,消灭草荒,破坏其产卵场所;于蝗蝻1、2龄期,采用50%倍硫磷、20%三唑磷等农药喷杀,将蝗蝻消灭在扩散之前,能有效控制蝗害  相似文献   
2.
二甲四氯成本低,除草效果好,是本地晚稻田良性除草剂,但常因使用不当而造成药害。为此,我们于1988—1991年连续4年在二甲四氯使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避免药害的方法,并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很好。其技术措施如下:一、提前施药改变二甲四氯在水稻分蘖末期施药的传统习惯。据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晚稻插后5—7天为施药的最佳时期,这  相似文献   
3.
4.
35%毒死威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相似文献   
5.
绿翅蔗蝗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翅蔗蝗在浙江省苍南县1a发生1代,以卵块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中旬末至6月中旬为越冬卵孵化期,刚孵化的蝗蝻群集危害,3龄后则分散危害。主要危害毛竹、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7~8月是危害高峰,成、若虫均取食叶片,轻者叶片残缺不全,重者叶片仅留中脉。利用冬季开荒造地,消灭草荒,破坏其产卵场所;于蝗蝻1、2龄期,采用50%倍硫磷、20%三唑磷等农药喷杀,将蝗蝻消灭在扩散之前,能有效控制蝗害  相似文献   
6.
稻粉虱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经测定稻粉虱幼虫和蛹在田间的分布型为核心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分布随着种群密度的提高而渐趋向于随机分布。经种群聚集均数 (λ)测定 ,其聚集原因是由于稻粉虱自身的聚集性所引起 ,λ随平均密度(X)的增加而呈直线增加。采用Iwao的抽样模式 ,大田调查当种群密度较低时 (株平均虫量 <5头 ) ,可抽样50~100株 ;株平均虫量 >5头时 ,取样15~30株。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