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普通小麦品种Rulofen是我国小麦杆锈菌的鉴別寄主。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Rulofen无毒性的小麦秆锈菌的三个生理小种21C3、34、34C2对Rulofen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Rulofen所含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Rul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三个供试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6.其抗性效应为;-;1~ 或1X~=-x~- ,因环境条件的影响,Sr6的抗性反应型不稳定;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34和34C2三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30,其抗性效应为2=、抗秆锈病基因Sr6和Sr30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小种34类群都具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2.
辽春一、二号春小麦是用明尼2761作母本,华东5201作父本,在1955年杂交后,经过六年多的时间,通过杂交、系选、品比、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成功的。具有早熟、杆强、抗锈、耐肥、丰产、质优、茎杆高度适中,适于辽宁、黑龙江、广东、广西等地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普通小麦品种Rulofen是我国小麦秆锈菌的鉴别寄主。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对Rulofen无毒性的小麦秆锈菌的三个生理小种21C3、34、34C2对Rulofen进行了抗秆锈病基因的单体分析,并将Rulofen所含的抗秆锈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异同比较。结果表明:Rul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三个供试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6,其抗性效应为;-;1#+(+)或;1X#+(=)—X#+(-),因环境条件的影响,Sr6的抗性反应型不稳定;在5D染色体上含有兼抗21C3、34、34C2三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Sr30,其抗性效应为2#+(=)。抗秆锈病基因Sr6和Sr30对我国的小麦秆锈菌小种34类群都具有进一步的区分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春小麦4个重要抗原品种对小麦秆锈菌(Puccinia graminis var.tritici)3个生理小种的抗病基因,并对抗原品种所含有的抗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Sr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inn2761携带对小种21C3显性的抗病基因Sr5Sr5和一对抗小种34C4的隐性的抗病基因;Alondra"S"携带Sr5Sr5和兼抗小种21C3、34C2、34C4的一对显性的抗病基因;Orofen携带Sr5Sr5和兼抗小种21C3、34C2的显性的抗病基因Sr6Sr6;Rulofen携带Sr6Sr6、一对抗小种21C3的隐性的抗病基因和另一对抗小种34C2的隐性的抗病基因。除了Sr5和Sr6基因之外,抗原品种所携带的另外四个抗病基因与国际上已命名的抗秆锈基因Sr1(即Sr9d)、Sr2、Sr5-Sr20、Sr22-Sr32、Sr36、Sr37是非等位的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5.
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和二体中国春作为母本与Orofen杂交。选择出所有类型的单体杂种F_1植株,令其自交结实。在温室内(10—25℃)用秆锈菌小种21C3和34C2的单孢菌系分别接种鉴定各杂交组合的F_2代苗期的抗性分离表现。对小种21C3,除2D和6D之外,其它单体类型和二体对照的F_2代都符合抗病15:1感病的分离比例;对小种34C2,除2D之外,其它单体类型和二体对照的F_2代都符合抗病3:1感病的分离比例。用Orofen与含有国际上已定位于2D和6D染色体上的已知Sr基因的品系(或品种)杂交。对小种21C3,Orofen与含有Sr5和Sr6的单基因系的杂交F_2未分离出感病的植株;对小种34C2,只有与含有Sr6的单基因系的杂交F_2代未分离出感病的植株。这表明,Orofen在2D染色体上含有Sr6,它兼抗小种21C3和34C2,分别提供0—1;1~( )x~-和;1—;1~( )x~-的抗性效应;而在6D染色体上携带抗病基因Sr5,它只抗小种21C3.控制0—;1~-的侵染型。对无毒性的小种,Sr5对Sr6的抗病效应是上位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