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期试验中发现芽孢杆菌(Bacillus spp.)WL1和WL2等6株细菌的菌液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其中WL1、WL2和M15菌株无菌体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也较强。为深入了解其抑制作用,以筛选出对马铃薯晚疫病更具生防潜力的菌株,本试验比较了这6株菌株的菌液和其中3株菌株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效果以及菌液在马铃薯离体叶片上病害的预防效果。结果显示,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抑制作用以WL2菌株最强,在最低菌液浓度(1×10~4 cfu/m L)下,病菌萌发率及释放率均在36%以下,显著低于对照(47%以上);菌液处理不同时间后,对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的综合抑制作用仍以WL2菌株最强,处理18 h后其抑制强度保持不变,其次是M15菌株,对孢子释放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也不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发酵液抑制不同时间后,也以WL2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游动孢子释放、游动孢子萌发和孢子囊直接萌发所需时间仅为1.0~1.5 h,而WL1和M15则需处理2.0 h或2.5 h以上。预防效果也显示,经WL2菌液处理后的马铃薯离体叶片病情指数最低(14.4),相对保护率达到81.2%。  相似文献   
2.
籼稻新恢复系R36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360是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对绵恢725进行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后选育的籼稻恢复系,2007年8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该恢复系恢复力强,综合抗性较好,米质较优,花粉量大,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所配组合金优360、中优360分别于2007和200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信息进村入户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深化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真实的乡村信息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程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乡村信息化现状及乡村振兴实施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积极探索乡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及优化的途径,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泡菜老坛水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获得3株乳酸菌,确定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以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为原料,以4种不同配比的上述乳酸菌对条斑紫菜进行直投式发酵,探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部分理化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4种发酵液的pH下降趋势相似,从开始的4.51下降到2.90;1∶1∶2(体积比)混合乳酸菌发酵液的产酸能力最强,发酵终点总酸含量为13.75 g/L,为发酵开始的6倍;1∶1∶2混合乳酸菌发酵液的总糖含量由开始的29.95 g/L下降为发酵终点的18.97 g/L;1∶1∶2混合乳酸菌发酵液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最小,为3.75 mg/kg;1∶1∶1混合乳酸菌发酵液氨基酸含量较高,最大值为58.16μmol/mL;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1∶1∶3混合乳酸菌发酵液。  相似文献   
5.
介绍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渝薯1号"选育过程和在推广示范中的表现,以期为推广与种植提供参考.在2012-2013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23 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32.90%,淀粉百分比为26.24%.在2014-2015年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薯区区域试验中,"渝薯1号"淀粉产量为7.15 t/hm~2,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21.70%,淀粉百分比为25.64%.该品种萌芽性一般,大中薯率70%以上,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和蔓割病.  相似文献   
6.
致病疫霉拮抗细菌WL2鉴定及其发酵液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WL2菌株在抑制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体生长及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特性,本试验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离体组织培养法检测WL2菌株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效果,评价发酵液抑菌作用稳定性;通过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检测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WL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WL2菌活体、菌液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84.7%,86.8%和82.4%;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WL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发酵液经121℃高温处理后,抑菌率50%,经pH值2~12的条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率70%,在紫外灯(20 W)下照射12h后,发酵液抑菌率仍能达到77%以上,并且发酵液在4℃条件下可至少存放1年并保留其生防活性。这表明WL2菌株在开发成微生物制剂用于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