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竹花叶病毒(Bamboo mosaic virus, BaMV)是马铃薯X病毒属唯一携带有卫星RNA的成员,目前已经在巴西、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竹类栽培区产生危害,严重影响竹材的经济价值,而在中国大陆还不曾有相关报道。根据GenBank上报道的BaMV和其伴随卫星RNA(satBaMV)序列以及未公布的序列分别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在优化RT-PCR条件的基础上,成功建立了BaMV的RT-PCR检测方法。 CpC-F/R用于扩增部分BaMV-CP序列(527 bp),SaC-F/R用于扩增satBaMV部分序列(472 bp)。把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检测分别采自成都和福州的不同品种竹子病叶,结果均检测出了BaMV和satBaMV,而无症样品未得到任何产物。本研究在基因水平上为BaMV的检测提供了快速、准确、灵敏的新体系,为我国竹类栽培过程中竹花叶病毒的检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是已知的最小的侵染因子之一,其起源、致病性以及复制机制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认为,植物病毒卫星核酸最有可能来源于寄主植物基因组或辅助病毒基因组,植物病毒卫星核酸、辅助病毒及寄主三者相互作用对辅助病毒的积累量及寄主病症的发展有调节作用。植物病毒卫星核酸不能自我复制,它们依赖于辅助病毒进行复制,然而,由于结构不同它们的复制方式也不完全相同。自发现以来,这类小的亚病毒分子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中大分子间的互作及其辅助病毒复制机制的简单模型。本文主要总结了植物病毒卫星核酸在复制机制、起源、致病性及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