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水稻品种抗稻褐飞虱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水稻品种抗褐飞虱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抗褐飞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技术在种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品种抗性是防治稻瘟病等主要水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同时杂交水稻优良种子的推广应用也为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由于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和人为利用相似的种子等严重影响了杂交稻的种子质量。目前杂交稻的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通常是在播种前到海南进行田间种植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杂交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以克服海南田间种植鉴定周期长、异地鉴定费用高等缺点。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马铃薯茎尖脱毒和脱毒快速繁殖2个方面叙述了当前马铃薯茎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具体分析了包括影响茎尖大小、外源激素、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不同基质养分成分等因素.指出了脱毒与快繁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技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夏大豆除草剂的选择应用及药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海夏大豆区与东北春大豆区化学除草时期相比有所不同,黄淮海夏大豆种植区不宜使用土壤封闭防控,早期夏大豆封垄前化学除草以茎叶处理为主,中后期人工除草为辅,文中报道了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化学除草的时期、药剂和技术,为该区大豆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大豆品系试验结果表明,品系周zk0949-3-4-1等13个品系超过对照20%,有22个品系超过对照5%。可见,河南、山东等地来源的品种在安徽也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初步筛选出一部分丰产性好,适应性好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稻年种植面积约3300万亩,近年水稻病虫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态势,年发生面积达9000万亩次,总体发生程度达4(5)级,尤其是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给水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稻瘟病是广西水稻上发生为害仅次于水稻纹枯病的病害,全区总体发生程度一般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近几年年发生面积在800多万亩次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4多。其发生特点是:(1)以历史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的稻区,特别是桂东北、桂东南及沿海地区局部稻田发生较重;(2)个别感病的优质稻、常规稻发病后,往往易造成落窝,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7.
反义RNA是指与靶R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分子,通过与靶RNA进行碱基配对结合的方式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对水稻反义RNA及其在水稻育种研究应用中取得的一些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培育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7的抗性大豆品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以郑97196为母本、科丰29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MAS方法选育出抗花叶病毒SC7株系夏大豆新品种阜豆169。两年试验平均粗蛋白含量40.96%,平均粗脂肪含量19.4%。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BARCSOYSSR_02_0631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均表现抗病。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表现抗病。2019年生产试验产量2 668.0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9.43%。苗期耐渍,后期耐旱,抗倒抗病,落叶性好,不裂荚,高产稳产。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00001。此次MA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大豆品系抗花叶病毒SC7相关位点的早期子代选择鉴定,不仅突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而且避免了传统方法接种鉴定时传播花叶病毒的情况,减少了后续工作量,缩短抗病高产大豆品种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9.
阜阳主要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阜阳大豆产业的发展和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相互科学引种以及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大豆育种改良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大豆遗传特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美国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13份为参照、当地主栽品种和新近选育品种等为主要试验材料25份,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阜阳大豆熟期组除徐豆16、周豆11和周豆19生育期组是Ⅴ外,其余均属于生育期组Ⅳ。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野生稻选育水稻恢复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用野生稻优良基因选育强优势的水稻恢复系,从野生稻资源中筛选出抗性强、具有较好农艺性状且恢复能力强的野生稻,与传统优良恢复系远缘杂交,后代适当复交,采用“大群体、多世代”的系谱法处理杂交后代。经过17 a(1980—1997)的选育,获得了测25、测253、测258、测1012等4个优良恢复系。至2006年,用这些恢复系配组育成的14个杂交稻组合通过了省级以上品种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693.3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