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岭县黄胸鼠种群数量及繁殖特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005—2012年贵州省关岭县黄胸鼠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和种群繁殖特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占总鼠数的60.35%,为当地农区害鼠优势种。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1.09%,种群性比为0.98,多年平均怀孕率为44.81%,平均胎仔数为6.1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8.52%,平均繁殖指数为1.37。黄胸鼠在当地全年均繁殖,一年中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怀孕率分别为55.10%75.68%和51.43%75.68%和51.43%52.50%。种群繁殖特征年际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变化差异显著。每年3月和8月为该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2.
锡金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对贵州省关岭县、三都县、大方县1984~2012年采集的249只锡金小家鼠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肥满度为(3.68±0.67)g/cm3,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生境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且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肥满度不断增加;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之间肥满度具有显著差异;肥满度与种群繁殖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制定锡金小家鼠年龄鉴定的体重划分标准,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对1984~2012年贵州省关岭、三都、大方3个县历年捕获的249只锡金小家鼠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体重为(15.57±5.97)g,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其繁殖状况,将其年龄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8.0 g,亚成年组(Ⅱ)体重8.1~13.0 g,成年Ⅰ组(Ⅲ)体重13.1~18.0 g,成年Ⅱ组(Ⅳ)体重18.1~23.0 g,老年组(Ⅴ)体重>23.0 g。不同年龄组体重之间差异极显著,且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对1984—2015年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农田大足鼠种群生态特征资料分析表明,雌、雄鼠体重、体长等形态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大足鼠在稻田区、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1.19%,为农田常见鼠种之一。种群数量较低,平均捕获率为0.035%,每年在6—7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夏季和秋季种群数量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种群总性比为0.92,平均怀孕率10.53%,平均胎仔数7.17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36。主要繁殖期在4—9月。春季和夏季是农田大足鼠种群繁殖力较强的季节。平均肥满度为3.27 g/cm3,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1984-2009年贵州关岭县鼠类种群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贵州省关岭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贵州省关岭县1984-2009年住宅、稻田和旱地3种生境类型的鼠情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岭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7种,黄胸鼠、褐家鼠均为住宅区和农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量的67.15%、31.86%和62.78%、26.11%,合计占总鼠数的99.01%和88.89%,是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多年平均捕获率为12.70%,明显高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2.76%。住宅区混合鼠种每年在5-7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13%以上,农田区混合鼠种每年在4-9月出现1个种群数量高峰,多年平均捕获率均达3%以上,每年4-5月为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对2005—2012年贵州省关岭县黄胸鼠种群数量消长动态和种群繁殖特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占总鼠数的60.35%,为当地农区害鼠优势种。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1.09%,种群性比为0.98,多年平均怀孕率为44.81%,平均胎仔数为6.1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8.52%,平均繁殖指数为1.37。黄胸鼠在当地全年均繁殖,一年中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怀孕率分别为55.10%~75.68%和51.43%~52.50%。种群繁殖特征年际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变化差异显著。每年3月和8月为该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7.
橘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是柑橘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直接影响柑橘的生产与发展。根据调查监测,关岭县于2005年发现橘小实蝇。2006年开始实施综合防治,经连续几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关岭县锡金小家鼠种群生态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4 ~2012年贵州省关岭县锡金小家鼠的形态特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主要栖息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6.70%,为当地农田常见鼠种之一.两性之间形态特征无显著性差异.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为0.17%,种群性比为0.48,平均怀孕率为17.91%,平均胎仔数为4.17只,平均子宫斑数为5.29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4.82%,平均繁殖指数为0.2427.全年种群数量在8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捕获率达0.33%,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具有明显差异,夏季和秋季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不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有一定的变化,春季和夏季为锡金小家鼠的主要繁殖季节.每年4月和8月为该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9.
板贵花椒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会 《植物医生》2009,22(3):21-22
板贵乡位于贵州省关岭县城东南的214省道上.距县城约45km.全乡境内大山连绵,巍峨险峻。是一个典型的石漠化地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1997年板贵乡党委、政府把花椒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动员农户大量种植花椒,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板贵花椒病虫害种类比较多.花椒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提高花椒病虫识别技术和防治水平.是提升花椒产量和品质及增加椒农收入的一项关键措施。现就近年来板贵乡花椒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20年8—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都匀市、息烽县、三都县、瓮安县、安龙县、关岭县、播州区、岑巩县9个县(市、区)共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10间,共培训学员300人,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1.10%,培训后正确率为92.93%,正确率提高12.33%~32.33%,平均提高21.83%;测试题按照鼠害防控意识、鼠害传统防控技术掌握、鼠害新型防控技术了解、农业环保意识分类统计,正确率分别提高17.78%、29.92%、14.83%、24.33%;学员非常满意率为97.40%,满意率为2.60%,无不满意评价;质量控制指标"是"的指标占89.05%,"否"的指标占10.95%.主要措施: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充实师资力量;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召开项目专题会,落实培训任务;统一培训材料,提高培训效果;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督促指导;召开项目总结会,交流培训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