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套袋前的果园管理1.1 选好园、选良种、选壮树 应选园貌整齐,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果园。一般要求土壤比较肥沃、群体结构和树体结构较好,生长期树冠下透光率在18%以上,果园覆盖率在75%以下,花芽饱满,树龄较小,生长健壮,结果平衡。应选套后商品性状好、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增值高的品种,苹果以红富士、粉红女士等为主。1.2 合理整形修剪 套袋果园以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和改良开心形等通风透光的树形结构为主,为减少枝叶量,生长期红富士667m~2留枝量控制在8万~10万个,树高在  相似文献   
2.
4 摘袋4.1 摘袋时期 红富士品种摘外袋时间大约在采前12~18d(天)。为减少果面损害,上色快的陕西渭北地区,也可适当提前到采前15d(天)左右进行。摘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进行,若晴天摘袋应在早晨9:00~11:00或下午3:00~6:00进行。4.2 摘袋方法 摘除双层袋时,先摘除外层袋,保留内层袋,外袋摘后3~5d(天)(必须相隔3个晴天)后再摘除内层袋。摘袋时一手托住果,一手  相似文献   
3.
一、九寨沟自然条件与柿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九寨沟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552.9mm,年均温12.7℃,年日照时数1637小时,以山地褐色土为主,特别适宜于各种干水果生长。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栽培新技术姚光贵谭延惠曾先富周光德(四川成都市第一农科所610072)梁俊(南坪县农牧局常规的鸡腿菇人工栽培技术,菌丝培养满袋之后,即刻脱袋覆土栽培。此法栽培灵活性差,占地量大,费工、费时,给大规模生产带来一定局限性。为了促进鸡腿菇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可改善瑞香红苹果单果质量、果形和硬度的优良花粉。【方法】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选用21种不同的花粉对瑞香红进行控制授粉,测定果实生长发育的纵横径、成熟时单果质量、偏斜率和硬度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授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密度呈现不同程度差异。用舞美授粉后果实单果质量最大,为289.86 g,比自然授粉显著增长20.79%,其次为自由,比自然授粉增长13.66%,扎矮76和杂交优系3授粉果实单果质量变小,分别为183.47 g、169.80 g,粉红女士授粉后果实最小,为156.52 g,分别比自然授粉降低23.55%、29.25%和34.78%,处理间差异显著;用瑞香红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低,相比对照显著降低64.88%,金世纪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高,显著增加18.73%;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用杂交优系3授粉后果实密度最大,为1.34 g·cm-3;用北京1号海棠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大,为10.13 kg·cm-2,自由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小,为8.32 kg·cm-2,比自然授粉显著降低7.75%。【结论】在增加果实单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芋“烂芋皮”的药剂,在2016、2017年药剂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选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1.8%阿维菌素乳油次之;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有一定防治效果;60 g·L-1乙基多杀菌素防效最差。同时又对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间、不同药量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只需在种植或培土时浇施1次0.02~0.03 mL·株-1的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即可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5%以上,每株浇水量为15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浇施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乙烯利和甲基环丙烯(1-MCP)对甘蔗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明确乙烯利和1-MCP对甘蔗苗期抗旱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桶栽的苗期新台糖22号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分别用浓度为200和300 mg/L的乙烯利喷施甘蔗叶面,然后用1 mg/L 1-MCP密闭连续熏蒸16h,在不同处理时期分别测定甘蔗苗期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强,喷施200mg/L乙烯利+1 mg/L 1-MCP处理的苗期甘蔗叶片POD、SOD和CAT活性明显增加.而喷施300 mg/L乙烯利+1mg/L1-MCP处理的甘蔗苗期叶片POD、SOD和CAT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现为在轻度水分胁迫时呈上升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时呈下降趋势.[结论]喷施200 mg/L乙烯利+1 mg/L 1-MCP能增加苗期甘蔗的POD、SOD和CAT活性,有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但在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喷施较高浓度的乙烯利(300 mg/L)和1-MCP不利于提高苗期甘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冷调节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建立快速、高效的甘蔗遗传转化体系,为培育具抗寒性甘蔗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通过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进行优化,筛选出外源基因转化甘蔗的适合激素种类与用量、PPT用量、抗生素种类与用量;利用甘蔗转基因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Cbcor15a-bar,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Cbcor15a导入甘蔗愈伤组织。【结果】当农杆菌菌液OD600为0.4、侵染20 min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培养阶段的最佳PPT为0.50mg/L。侵染后在共培养中添加500.00 mg/L抗生素Cef能有效抑制农杆菌,添加3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愈伤组织分化成苗,添加200.00 mg/L抗生素Cef能促进幼苗生根。MS培养基中添加低量NAA更有利于甘蔗愈伤组织的分化;在促进细胞分裂时KT的效果明显优于6-BA。MS培养基中添加5.00 mg/LNAA和70.00g/L蔗糖能有效促进分化苗生根。利用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可获得286株转冷调节基因Cbcor15a的甘蔗转化植株;选取83株通过PPT抗性筛选后长势良好的转化植株进行阳性检测,其中有4株呈阳性。【结论】利用农杆菌介导的Cbcor15a基因转化甘蔗的遗传转化体系能成功将Cbcor15a基因整合到甘蔗基因组。  相似文献   
9.
1.有机肥施用情况当前有机肥施用量严重不足,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国家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要求,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5%以上,最好达到5%~8%。国外高产园有机质含量一般在5%~6%,甚至更高。据调查,陕西渭北苹果园平均施用有机肥1850千克/亩,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测定值为1.02%,其中有21%的果园不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
陕西苹果主产区丰产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陕西苹果主产区27个优质苹果基地县中的15个县,选取10年生左右的丰产果园采集48个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养分及阳离子交换量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陕西苹果主产区丰产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在调查的48户果园中,有机质含量≥1.0%的果园占96%;除宝塔和白水县的2个果园土壤全N含量偏低外,其余果园土壤全N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76 g/kg;土壤速效N含量>50 m g/kg的果园仅占29%,含量较高,其余果园土壤中的速效N含量偏低;土壤全P全K含量丰富,速效P、速效K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均达到绿色果品产地土壤肥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