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单花注射接种法对大麦属、黑麦属和小黑麦共19个种217份材料进行抗赤霉病性鉴定。大麦属一年生野生种高感赤霉病,栽培大麦品种间抗性有较大差异,二棱大麦比六棱大麦抗性强。在大麦多年生野生种中,发现了一些高抗赤霉病的新抗源。大多数黑麦和小黑麦表现中抗赤霉病  相似文献   
2.
硬粒小麦SWAHEN3抗条锈(条中30、31)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硬粒小麦SWAHEN3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0(CYR30)和条中31(CYR31)免疫-高抗。为明确SWAHEN3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SWAHEN3与高感硬粒小麦品种Kappli杂交,获得杂种F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四川分布的两种鼠尾粟植物。对我国所分布的鼠尾粟的种名,根据其囊果的形状与外、内稃间相对长度的特征,进行了订正。鼠尾粟的种名应为Sporobolus fertilis(Steud.)W.D.Clayton.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春单体系列对多小穗小麦品系“88F2185”的抽穗期进行了遗传分析。 “88F2185”的早抽穗性状是其3B、 5B和7D染色体的效应。 其中, 7D染色体的效应最强, 5B染色体具早抽穗的新基因。 3B、 5B和7D F2群体中单体株与二体株比较的结果表明, 早抽穗基因是半合、 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对列复小穗大量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禾本科的叶是由轴的上端通过膨大,平展、开裂而与增大光合吸收面积相联系。特化的轴端失去继续生长的能力。次生生长点在膨大开裂轴的中柱腔底部形成并形成次生节轴,并发育形成次生叶性器官。新的节轴连续发生由此而形成苗端。这第一节轴向下发育形成根。侧根由中柱外次生生长点起源。根据对大麦钩芒的比较形态学的分析研究,禾本科的绿叶是由多数次生节轴形成复合叶,叶片与节间相当,叶片上的缢痕相当于节,叶鞘是由多数叶纵向周沿愈合形成。禾本科的节是由多数聚合形成。从这些事实看,与顶枝学说以及茎叶学说都是相矛盾的。多级次生节轴学说的建立。统一这些矛盾而对高等植物,包括禾本科在内的器官的基本性质作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华山新麦草同纤毛鹅观草、鹅观草、普通小麦和节节麦属间杂种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通过接合管或接合孔转移遗传物质的现象。遗传物质的转移引起多核细胞的出现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初步证明细胞间遗传物质的转称是受基因系统控制的,华山新麦草的Nb染色体组上可能存在控制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基因系统。并讨论了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后,在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变压器的安装和大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工作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但是在安装和大修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压力释放阀误动的现象,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会使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转出现很大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变压器安装和大修过程中防止压力释放阀误动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Iris confusa Sealy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Iris confusa(2n=30)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出现的细胞融合(cytomixis)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并非赝象。5.3%的小孢子母细胞在中期Ⅰ出现二价体数增加或减少的异常,最终导致10.3%的小孢子的染色体数发生了变化。总的说来,细胞融合没有使我们观察的这一I.confusa的居群(population)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少数出现染色体异常的小孢子有可能导致产生非整倍体或多倍体。  相似文献   
9.
节节麦及其在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节节麦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祖先种之一,D染色体组的供体种;但其遗传变异远比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丰富。由于节节麦的优异基因可以通过与小麦远缘杂交,染色体同源配对、基因交换的方式转育至现代高产小麦中,因而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重视。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节节麦遗传评价、研究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同时,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利用生物技术转育节节麦优良基因,培育优质、抗小麦新品系(种)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鹅观草属(Roegneria)属于禾本科小麦族,其物种都是含St与Y染色体组的异源多倍体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只有一个种分布于南欧,另一个种从亚洲一直分布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由于St染色体组的显性遗传特性使含St染色体组的属,例如:Pseudoroegeria(St),Elymus(StH),Roegneria(StY)和Campeiostachys(HStY),在形态上表现出非常相似。更由于1984年Lve发表他划时代的以染色体组组成来界定的小麦族属的自然系统时还不知道Y染色体组的存在,因此他把鹅观草属合并到披碱草属(Elymus)中,从而导致一些人至今仍然信奉他的系统而不承认鹅观草属。虽然现今对Y染色体组的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所属物种也已十分清楚。其中当然也有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对显性遗传造成的趋同熟视无睹带来的错误,以及一些大形态分类学家的错误分类的影响。现在发表的这个修订了的鹅观草属是基于形态观察、多变量形态统计分析、细胞遗传与分子遗传的研究成果综合判定的。这些成果来自不同的学者也包括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