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引入聚集度指数(I;C;Iδ和M*等)及平均拥挤度~平均密度系数的测定方法研究了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研究表明,纹枯病株和丛的分布是:分布的基本成份是聚集的(α>0),即有明显的成团性。而集群内的分布是均匀的(β<1)。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绵阳二化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川西北绵阳二化螟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阳地区常年栽水稻480万亩,1976年开始推广杂交稻,1983年已种植337.7万亩,加之低温少雨的气候条件,从而使水稻螟虫种群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二化螟已由当年的55.63%上升到99.66%;三化螟从33.11%下降为0.13%。在防治上也从前甘多年主治三代三化螟转向普遍防治一、二代二化螟。针对生产上乱用农药,农药销量(80%为有机氯制剂)逾万吨的严重情况,我们自1980—1983年对二化螟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论证了秧田治螟对本田枯心无效,与终结产量无关,且大量杀伤天敌之后。人们不禁会问:秧苗所带卵块、枯鞘斑及活虫移入本田后呈什么状况?现就几个问题在1984年试验的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一)供试品种为汕优二号,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二)田间设计:1.秧田:温室育秧,四月十日寄插,设防治与不防治两处理,防治区以杀虫双3两/亩和杀螟松2两/亩混合,5月10日和5月20日各喷雾防治一次,5月23日移栽。2.本田:  相似文献   
6.
李兴谦 《植物保护》1994,20(1):49-50
实现水稻再高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李兴谦(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621002)4年来在所内6.5亩试验田上,采取正交设计,按照绵阳生态区的特点,将栽期、施肥、密度、除草、管水、防病、治虫等因素,进行逐年择优组配,并在江油、绵阳、三台等地示范推广验证。为了摸清...  相似文献   
7.
用甲基毒死蜱10、20ppm 剂量拌和当年收获的小麦、稻谷种子,经室内和田间正规试验,都证明了经处理后的种子与未经处理的种子比较,在发育指标和产量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甲基毒死蜱处理的种子与30ppm 防虫磷处理的种子比较,各性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某些性状中,绝对数甲基毒死蜱优于防虫磷.  相似文献   
8.
秧田治螟,效果体现在对当时蚁螟的杀伤上,此类报导甚多。而秧田治螟对本田枯心及终结产量的关系如何?作者从1979—1984年用田间正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上观察验证的方法,对秧田治螟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求,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一、秧田治螟与本田枯心无关 1979年秧田枯鞘苗很多,将枯鞘率为45%、35%、25%、15%、5%、0%和混合苗的七类秧苗,每区栽200丛,得到对应的枯心率分别为0.43%、1.31%、3.64%、3.05%、7.12%、1.00%。秧田枯鞘率与本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