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
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菌根性食用菌栽培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菌根性食用菌与共生植物的相互作用,几种主要菌根性食用菌的培养条件、接种方法和栽培方法,以及种植园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油茶炭疽病菌对油茶花果的侵染及早期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病菌侵染油茶花器的现象极为普遍。病花芽中的部分病菌可直接侵染花,某些花上的病菌又可直接侵染幼果,形成一个花芽和花以及花和幼果之间的连续侵染,这是冬前果实上最早发生的侵染之一。秋末受到侵染的幼果一般不表现症状,病菌在其内部潜伏越冬,至次年5、6月份有一部分开始发病,有相当数量的带菌果直至7、8月份果实进入增长后期才表现症状,病菌潜伏时期可达数月之久。病菌侵染果实的时期,除冬前外,从5月份前后至7、8月份皆可造成大量侵染,数量多少依侵染条件而定。果实发病的时期,大部分集中在8月份。通过套袋隔离方法,区分了不同时期侵染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冬前的侵染数量较大,引致中后期果实发病的数量也大,而且还增加早春的落果率和中后期发病的菌源,在病害周年发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5——6月份的侵染,对病害的发展起加速作用,对后期的发病程度也有重要影响;7月中旬以后的侵染对发病的影响不大。油茶果实的抗病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在离体接种情况下,幼嫩果实无伤接种的发病率高于后期;当刺伤接种时,前后期发病都很高。这表明前后期果实抗病性的差异可能与表皮结构是否抗侵入有关,而自然界中,果实集中于后期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生理生化因子是否抗扩展有关。三年来在秋末和春季,用内吸杀菌剂进行防治,能有效地减少幼果中潜伏病菌的越冬基数,也能减少病枝等部位上的菌源,推迟发病始期达一个月左右,对最终病情的防治效果,一般在70%左右。用内吸杀菌剂进行早期药剂防治,较之原提倡的在发病前后多次喷洒波尔多液等保护性药剂,要省药省工,而且效果比较稳定,可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4.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cli Hope)是我国重大林木蛀干害虫,笔者重点对国内近20年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综述了我国在营林技术、抗性育种、化学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等5个方面防控云斑天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省采用飞机喷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面积不断扩大,本文在飞防区防治前后随机采取昆虫样本,以研究飞防喷药对昆虫及其多样性的影响,采用Bt+病毒、灭幼脲、苦参碱.烟碱乳油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的各试验区内,调查发现飞机喷药防治前后各试验区出现的优势类群均为蜘蛛、鞘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灭幼脲和森得保飞机喷药防治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所增加,且差异显著;Bt+病毒和苦参碱.烟碱乳油飞防后生物多样性指数指数有变化,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从湖南汝城病竹上分离的病原菌能完成柯赫氏定律,经PDA培养基培养后有性世代的子囊壳及子囊孢子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与文献中报道的毛竹枯梢病原菌一致.汝城毛竹枯梢是由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phyllostachydissp.nov.)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湿地松菌根育苗和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对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已把菌根化苗木的培养作为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应用菌根对马尾松、湿地松育苗大大提高了菌根化效果,充分发挥了菌根作用,大幅度降低了苗木的成本,提高了苗木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造林后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湖南主要森林病害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危害特征。通过对这些主要病害的病原菌形态特征的描述,方便基层森防工作者认识和鉴别病原种类和危害特征,及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森林病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湖南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南省壶瓶山、桃源洞、康龙、良山和万佛山等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进行调查和收集有关资料,结果表明:湖南大型真菌种类较多,分布较广,隶属2个亚门6个纲17个目58个科141个属。介绍目前湖南大型真菌的生态类型和主要种类,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南引进栽种的国外松主要是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火炬松P.taeda,它们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早在1938年就引种成功。湖南于1950年引进。现在我国南方14个省区都已引种栽培,其中尤以广东、湖南、湖北3省面积大,分布广。湿地松和火炬松具有生长快、干形圆满通直、材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是丘陵荒山的理想造林树种,很受群众欢迎。但是近年采大面积造林,特别是营造大面积纯林,在病害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