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对河北省易县葫芦峪沟谷中新发现的槭叶铁线莲,从个体形态、生长特性、生境状况和集群构成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葫芦峪沟谷分布有35个槭叶铁线莲集群,个体数量达3166丛,是其分布区中最主要的分布地点;槭叶铁线莲主要分布于葫芦峪沟谷两侧中坡以下的半阳坡和半阴坡垂直崖壁上,生境特殊;槭叶铁线莲主要通过茎基及以下部位萌发新...  相似文献   
3.
栎属植物嫁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i05菌株分离自感染白僵病致死的桑天牛幼虫僵体。测试分析白僵菌Bi05菌株对植物病原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茎点霉(Phoma sp.)、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funera)、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 Nits)、曲霉(Aspergillus ruber)、油松枯梢病菌(Sphaeropsis sapinea)的拮抗作用,探究该菌株是否具有防治害虫和植物病害的双重生防功效。在平板对峙培养试验中,白僵菌Bi05菌株对除油松枯梢病菌之外的其余5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菌、杨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在白僵菌Bi05菌株孢子悬浮液的抑菌试验中,显示浓度为108m L-1的孢子悬浮液对6种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优于平板对峙培养;在Bi0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试验中,培养7 d时对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菌、杨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0.67%、41.38%、46.8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Bi05菌株对茎点霉、拟盘多毛孢菌、杨树腐烂病菌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松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1 a生松针,2 a生松针,1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2 a生松枝韧皮部、木质部,根等7类部位共分离出40株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对所得菌株的拮抗性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得到3株对油松枯梢病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其中AM-5菌株抑菌效果最强,菌体的抑制率达66.95%,其发酵液的抑制率为27.89%;菌体对病原菌孢子萌发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将AM-5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AM-5菌株对油松枯梢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在预防实验中,明显降低了油松枯梢病的发病率,预防效果为64.26%;在防治试验中,防效为53.32%。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致病病原菌,依据柯赫氏法利用烫伤法接种健康核桃枝条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和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株是核桃溃疡病的致病病原菌,鉴定为真菌界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假球壳目葡萄座腔科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无性型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最佳温度为30℃,适宜的pH为6~8,最佳pH为7,最佳培养基是PDA培养基,全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快;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30~40℃,最佳温度为35℃,适宜的pH为5~7,最佳pH为6,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适宜孢子萌发,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生长发育不良、黄叶焦边问题,以蒙古栎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多重比较、方差和极差分析以及最佳处理组与对照组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遮阴、FeSO4、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的健康生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中只有遮阴对苗高、基径、茎叶干重、茎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影响显著,FeSO4、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蒙古栎生长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极差分析中遮阴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FeSO4,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3)正交试验中适于蒙古栎幼苗生长的最佳组合(处理7)为2层遮阳网、200 g/m2 FeSO4、30%有机质和0%微量元素;(4)生理指标显示,处理7叶片的光合作用、抗氧化作用、光保护能力和抗逆性均优于对照组。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对遮阴和FeSO4表现敏感,试验筛选得到...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苹果轮纹病成为一种危害我国苹果枝干和果实的最主要病害(林月莉等,2011)。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筛选等研究均需要较多的分生孢子器。目前,分生孢子器的常规诱导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培养基、pH、温度、光照等培养条件、扫刷营养体和放置健康植物组织等获得(张定法等,2008),但上述方法获得的分生孢子器多数裹挟在菌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蒙古栎幼苗期不同程度遮阴试验,定期对蒙古栎不同处理土壤温湿度、幼苗生长情况(受害程度、苗高、地径)开展动态调查监测,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夏季低海拔地区蒙古栎幼苗叶片变黄、焦边的受害程度以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在幼苗期,遮阴条件下,2层遮阴网处理受害程度最轻,植株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