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试验,组建了以水稻纹枯病进展速率(R)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纹枯病进展速率的影响是氮量>密度>钾肥,其中以施氮量为关键因素;对病害进展速率影响的交互因素是氮量和钾肥。经模型的模拟优化和仿真,在试验幅度内,每亩施纯氮量最高,钾肥用量最小,密度最大的情况下,病害进展速率最大;在施氮量最小、钾肥量偏低、密度最小的情况下,病害进展速率最小(最优)。  相似文献   
2.
分别研究了品种、施氮量及其互作对早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纹枯病的发展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加重,施氮量(N)与病害发展速率比值(RR)关系模型是:RR=1.07899/[1+1.21482EXP(-0.22775*N)]。纹枯病对氮量的灵敏点在每亩施纯氮7.5—12.5公斤内;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其感病程度可分为三类,各类品种系数可互换;品种与施氮量互作对病情发展影响显著,施氮量对品种抗感性有一定影响,组建了各类品种系数与施氮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用感染白粉病的品种“墨他”,在高产条件下,采取药剂控制造成不同病情,根据抽穗期、乳熟期剑叶、倒二叶的病指与产量关系,纽配了两个预报不同发病程度下产量的回归模型:(1) (?)=765.5232-7.3595x_1-3.162x_2。方程标准误±28.99斤;R=0.9203。(2) (?)=794.565-7.423x_1-4.3934x_2。方程标准误±28.73斤,R-0.9327。据(1)、(2)式预测的理论产量(?),计算病害所致的产量损失率(%)=(1-(?)/a)×100。由经济阈限的初步探讨,其病情数值为乳熟期上部两叶的平均病指4.72%。根据这一数值推算,经济允许的损失率约为2%。如果防治允许的损失率放宽到5%,则孕穗期、抽穗期两次调查,应用甲基托布津一次防治的指标为剑叶、倒二叶平均病指1.0—2.0%。  相似文献   
4.
植病流行的一个广适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主要栽培因子对稻纹枯病病情进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主要栽培因子(品种、氮肥、钾肥和植株密度等)对早稻纹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纹枯病的发展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加重,其敏感点为纯氮7.5~12.5kg/667m2;品种间抗感差异明显,其感病程度可分为3类,浙辐802和先锋一号发病轻为Ⅰ类;二九丰和湘早籼3号为Ⅱ类;二九青和双矮早发病较重为Ⅲ类。品种与施氮量互作效应对病情发展影响显著;氮、钾肥和植株密度对纹枯病进展速率的影响是氮肥>植株密度>钾肥。其交互作用明显的是氮肥和钾肥的互作。  相似文献   
6.
中稻纹枯病为害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研究了中稻纹枯病所致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瘪谷、不实率增多及实粒的千粒重下降是水稻纹枯病影响稻谷减收的主要因素,它们与病情的关系呈幂函数曲线。纹枯病的为害除影响稻谷减收外,还导致出米率下降和碎米率增高。纹枯病的为害以黄熟初期的病情指数与稻谷减收率的关系最密切,根据试验数据经多种曲线拟合,比较其拟合度,以韦布尔模型最优,其稻谷减收率的函数式为: Y=1-exp[-((X-0.03840)/(1.47235))~(1.7005)] 式中Y为稻谷减收率,X为黄熟期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7.
烂秧的因素很复杂。从1961—1962年作者在合肥、舒城、桐城、安庆、怀宁、无为、芜湖等地調查,及我省以往报道的資料看来,我省江淮地区早稻烂秧常系綿腐病而引起的。例如,1962年舒城县农科所3月29日播种的烂秧率69%,其中因綿腐病引起的占烂秧总数92%;安庆专区农科所3月28日播种的烂秧率61.4%,而因綿腐病引起的占烂秧总数86%。本文就是作者1961—1962年对病害的发生过程、病原菌的种类、发病因素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調查訪問結果,并对控制病害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討。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侵染概率和作必要的假定,通过计算理论病株率,推导出一个用于描述植病流行进展的广适性模型。该模型对植病流行学中使用的一些流行模型,如Logistic模型、Weibull模型等作了新的阐述和扩展。此外,还讨论了与模型相对应微分方程的Cauchy问题。  相似文献   
9.
Weibull模型中未知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布尔(Weibull)分布函数(y(t)=1-exp{-((t-a)/b)~c},t>a,b>0,c>0)自八十年代初期移植到植物病理学中以来,由于其可塑性大,适应性广,在植病流行、预测和损失估计研究中引起了广泛注意。本文着重探讨了韦布尔模型中参数估计的线性和非线性方法,并以一例用线性方法组配参数b,c。  相似文献   
10.
在连作早稻上喷施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其控病效果与施药时病情基数(x)、控病时间(T)有关。早稻纹枯病的施药次数以一至二次为宜,施药适期为孕穗(剑叶展开)至灌浆期,一次施药的适期为孕穗至抽穗期,控病效果为0.63—0.74;两次施药(间隔10天)的适期为孕穗至灌浆期,控病效果为0.86—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