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建斌 《蔬菜》2018,(7):65-69
在探讨蔬菜预测、预警理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蔬菜市场预测预警的核心内容即蔬菜价格监测和蔬菜价格预警理论体系的概况,着重从蔬菜价格监测的概念、蔬菜价格监测的品种及范围、蔬菜价格监测体系3个方面介绍了蔬菜价格监测的主要内容;并分别从数量供应、需求、贮藏库、市场价格4个角度总结蔬菜预测预警现状,最后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从出苗到拔节为苗期,该时期玉米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玉米幼苗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管理不及时或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大小苗、弱苗、病残苗。田间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金华市婺城区古树名木的保存现状,分析了婺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历史价值挖掘不够、文化价值提炼不够和管护措施不完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依法依规保护、完善落实古树名木管护制度、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文化宣传呵护、加强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古树名木立地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古树名木的技术管理养护和加强对古树名木的防护与救护等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发展鲜食玉米产业,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理论依据,对万全区鲜食玉米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万全区自然条件优越、品种资源丰富、特色产业优势突出等鲜食玉米发展优势,并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加工档次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创新经营机制、壮大龙头企业等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张家口市蔬菜生产变化趋势及优势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2008~2017年张家口地区16种主要蔬菜的生产数据,采用比较优势模型分析各主产区县的优势品种。结果表明,张家口市有7大蔬菜主产区,各主产区趋于均衡化发展;尚义的白萝卜、芹菜、叶用莴苣(生菜)、胡萝卜,崇礼的甜椒、番茄,康保的莴笋、大白菜,沽源的菠菜、青花菜、胡萝卜、花椰菜,宣化的菠菜、茄子,张北的大白菜、莴笋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中,京津冀三地各有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其中河北8市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在第一产业中着重发展农业和牧业,作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国家油茶油桐良种基地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良种基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性质不明、编制不实、人才缺乏和体制不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大良种育苗技术攻关力度、加强良种壮苗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管理、加大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完善体制编制机制等不断推进良种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张蔬菜产销信息平台为"菜园子"走向"菜篮子"提供了信息高速公路。2008年,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于张家口市人民政府签订了"蔬菜产销合作(2008-2012年)框架协议",明确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蔬菜产销合作。而京张蔬菜产销信息平台是政府搭台的核心,不仅为张家口市提供了信息化软硬件支持,帮助该地区建立了蔬菜产销信息采集、分析队伍和蔬菜  相似文献   
9.
人工栽培褐口蘑,其菌种生长好坏直接影响栽培效果。其菌丝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培养基,因此,培养基配料的科学与否,影响菌种质量。在相同培养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培养基上褐口蘑菌丝生长的形态观察,测定其生长速度等,综合比较不同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势,筛选最佳原种培养配方为高粱和牛粪再加上辅料,为优化褐口蘑原种培养基配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萝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萝卜杂种优势育种的历史、萝卜杂种优势的主要表现、2种优势育种的途径、目前育成萝卜品种的概况,提出了萝卜生产中需要改进和提高的问题,可为今后萝卜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