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区的芒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91年底全区芒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但是由于芒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芒果园郁蔽的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不断增多,对芒果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为了摸清我区芒果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危害情况,以加强开展研究与防治,从1987—1993年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了芒果病虫害发生种类调  相似文献   
2.
番木瓜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木瓜在我国 ,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云南、四川、海南等省区。在广西 ,除了桂北高寒山区 ,气温较低和霜期较长的地方不能种植外 ,其余地区均可种植。目前 ,世界各国对番木瓜蛋白酶需要量越来越大 ,供不应求。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广西适合种植番木瓜的地区 ,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浦北县过去没有大面积种植番木瓜 ,今年就种了1200多亩。广西种植番木瓜历史悠久 ,但是 ,没有选育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的当家品种。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在上世纪70年代 ,从广东引进番木瓜优…  相似文献   
3.
杧果小齿螟在广西南宁地区每年发生3代。幼虫蛀食果实造成为害。以蛹或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内越冬。幼虫每年有2个为害高峰期。在x果生理落果基本停止时,用纸袋套果防虫效果达100%;在幼虫发育成熟期和采果后用石灰浆涂树干防治幼虫化蛹和越冬有很好的效果。在幼虫入果前或入果时,用菊酯类农药2500—3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倍液与敌敌畏3000倍液混喷,防效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邓飞洪  韦祖桂 《中国果树》1995,(4):12-14,22
Mang果小齿螟在广西南宁地区每年发生3代。幼虫蛀食果实造成为害。以蛹或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内越冬。幼虫每年有2个为害高峰期。在Mang果生理落果基本停止时,用纸袋套果防虫效果达100%;在幼虫发育成熟期和采果后用石灰浆涂树干防治虫化蛹和越冬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芒果采后贮藏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果是一种不耐贮藏的热带水果,在常温下一般仅能放置一周。本研究进行了印度901等4个芒果品种的常温和低温不同药剂、不同包装的处理试验,总结出各品种在常温和低温下的有效贮藏天数及最佳处理方法,其中52±1°C1000ppm托布津或特克多+200ppm2,4—D 浸泡15分钟后包双层药浸纱纸并放入薄膜袋,内放高锰酸钾吸附剂,效果最佳,经处理后,印度901和桂香芒在常温下可贮15天以上,低温贮藏期可超过25天。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国内首先采用将芒果先催熟后包薄膜袋,在2~10℃低温范围贮藏,其中以5~8℃贮藏效果最佳,有效贮藏期达40天以上。采用该方法贮藏芒果,具有成熟一致,无炭疽病为害,外观漂亮,贮藏期长,无残毒等特点,为今后芒果冷链运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广西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名、特、仇、新、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规模扩大等因素,热作病虫发生动态和特点的新变化,植保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各,提出今后防治策略建议.供有关领导和植保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40%乙烯利和电石用不同浓度和不同使用方法对印度芒901等5个品种催熟试验,以乙烯利催熟效果为好,直接浸泡时用500—2000ppm 浓度;如用乙烯利饱和蛭石剂时可选用1,000~10,000ppm 浓度,每箱果(10公斤)用30克(3小包)。根据需要芒果成熟天数不同选用不同药剂浓度。芒果经处理后可提前2-4天成熟,且成熟一致,外观好,病害轻。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桂热芒10号、印度芒901号、斯里兰卡芒811号三个品种的果龄、果肩、果皮色、果肉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酸量、pH 值、比重、总积温与采收期的关系,确定了三个品种的采收、贮藏标准。印度芒901号:果龄115±5天,总积温3080±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2±0.7%(m/m),含酸量<1.9%(m/m),pH>3.25;斯里兰卡芒811号:果龄103±8天,总积温2640±1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7±1%(m/m),含酸量<1.7%(m/m),pH值>3.2;桂热芒10号:果龄112±3天,总积温3050±5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2±0.5%(m/m),含酸量<2.9%,pH值>3.0,同时总结出不同品种在常温(30±2℃),冰箱温度(11—18℃)下的贮藏有效天数。用70%托布津或45%特克多1000ppm 53±2℃热药液处理果实10分钟,凉干后用22×14cm×0.01~0.014mm 聚乙烯袋单果包贮藏。印度芒901号在30±2℃贮藏期9—13天,在12—18℃贮藏期22—25天;斯里兰卡芒811号、桂热芒10号同在11~16℃贮藏期分别为15—19天和15—17天,在30±2℃贮藏期分别为9—14天和8—10天。  相似文献   
10.
荔枝耐贮品种与采后防腐保鲜方法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6个品种的荔枝进行耐贮性试验,筛选出灵山香荔、玉麒麟和福玉3个耐贮品种,经1000ppm托布津处理后用0.004mm厚聚乙烯薄膜袋包装,常温贮藏7天,低温(8±2℃)贮藏20天后,鲜果率和好果率均分别超过70%和80%;对多种防腐保鲜方法进行筛选试验,认为防腐剂、聚乙烯薄膜袋、硫脲、低温和采前套袋可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