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澳洲坚果抗风性调查澳洲坚果(Macadamiaintegrifolia)属山龙眼科澳洲坚果属常绿乔木,因其树冠高大,根系浅,易受风害。笔者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1980~1991年间种植的约6hm2近1500株各品种澳洲坚果,16年内...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各产地头两个产季的数据,对18个新品种的果仁样品作了焙烘、贮藏及货架寿命质量的评价。烘烤后的果仁质量按通常的可接受性、风味、硬度、大小和颜色来评定。结果,846品种最好,而660最差。因为660的果仁太软,又小,太甜,口感差。不同产地的果仁烘烤后的质量以京皮(Gympie)的最好,其次是洛克汉普顿(Rockhampton)、沃尔克明(Walkamin)和里斯莫(Lismore)的。里斯莫和京皮产品的一个优良的特征就是果仁最硬,而且里斯莫的产品风味亦最佳。烘烤好的果仁,经贮藏后硬度提高。816品种的果仁最硬、660则最软。里斯莫的果仁风味最好,贮藏期间,果仁风味变淡。收获后即行烘烤的果仁,经过6个月的贮藏后品尝,风味最好。焙烘后经12个月贮藏后,则变得淡而无味。果仁风味最好的品种是NG13,最差是Daddow。总之,收获后即行烘烤,并经6个月的贮藏后品尝,果仁的品质最受欢迎;生果仁经6个月贮藏后才烘烤,品味则稍差,收获后即行烘烤的果仁,贮藏12个月后再品尝,其可接受性最差。一般地说,果仁经烘烤后变硬,经贮藏后,风味变淡。  相似文献   
5.
以4龄、8龄、25龄H2澳洲坚果树为试材,采用个体收获法,分别采集澳洲坚果树根、茎、叶,并测其鲜重和水分系数,同时测定各龄树干周、树冠周长,分别以树龄、干周、树冠周长为自变量,树体总干重和各器官干重为因变量,用12种数学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筛选最适合数学模型及最适易测因子,为澳洲坚果树体生物量估测提供合适数学模型及参数。结果表明:①在12种数学模型中,以Richards模型R2值最大,在3种因子中,以干周为自变量的R2值最大; ②以干周(X,单位为cm)为自变量,澳洲坚果树树体总干重、根、茎、叶干重为因变量(Y,单位为kg)的Richards数学模型分别为:Y总干重=768.304×{1+0.376×exp[-0.066×(X-57.658)]}-2.66,Y根=206.353×{1+2.66×exp[-0.316×(X-59.026)]}-0.376,Y茎=455.588×{1-0.059×exp[-0.042×(X-56.289)]}16.95,Y叶=65.20×{1+15.404×exp[-1.108×(X-52.856)]}-0.065。  相似文献   
6.
此项研究证实,环境对澳洲坚果获得高产和各品种达到更高的生产率和效益的重要性。Keauhou(HAES246)在澳大利亚是一个可靠的品种。在已往的四个产季中,246的产量和质量在所有的产区都高于本产业平均水平(高达36.5kg/株的新鲜壳果和39.2%的出仁率)。理想的环境条件包括温暖的冬季。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对磷胁迫反应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磷和缺磷溶液培养,对8个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的生长情况和吸收利用磷营养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对磷胁迫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澳洲坚果对可溶性磷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吸收的磷量可达到自身固有磷量的12.28%~77.78%;H2、246、Oc和800等基因型植株的根、地上部以及单株鲜重和干重均表现出受磷胁迫影响较大的特点;在缺磷条件下,H2基因型植株的磷生物利用率下降(仅为常磷处理的93.80%),其他基因型均有所上升,尤其是246和Oc基因型植株的磷生物利用率分别为常磷处理的184.38%和141.67%,说明H2、246和Oc等3个基因型对磷胁迫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8.
9.
澳洲坚果优良单株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6年美国夏威夷农业试验站最早开展了澳洲坚果良种选育 ,选出 2 4 6、788、2 94等一大批优良品种 ,目前各种植国绝大部分均选用夏威夷推荐品种。由于品种特性均有一定的地域限制 ,许多优良品种在其他地区和国家表现不理想 ,因而各栽培国均把良种选育工作放在首位。澳洲坚果的原产地澳大利亚很重视育种工作 ,已选出优良单株或品种 90多个 ,较具代表性的品种有OwnChoice、H2、A4、A16 ,南非、以色列、巴西以及肯尼亚也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目前 ,我国澳洲坚果尚未有自己的品种 ,各地种植的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 ,许多品种表现出结果迟、产量…  相似文献   
10.
澳洲坚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澳洲坚果优质栽培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28份澳洲坚果种质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测,并采用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分析方法,从物理指标(带皮果单粒鲜质量、带壳果单粒干质量、果壳厚度、单粒果仁干质量、出仁率和一级果仁率)和化学指标(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总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8种矿质元素含量)两方面对其果实品质的多样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27.75%之间;其变异幅度,以锰含量的变异为最大,粗脂肪含量的变异为最小。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的品质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品质性状变异存在多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