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户平均占有土地面积较小,且绝大多数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资金较少,平均每年每户投资于农业机械的费用仅百元左右,在购置较大型农业装备时不能及时得到贷款。因此,有关专家提出,对大多数农户来说,租赁农业机械是一种可以较快发展生产,减少投入,获取较高收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弱酸性离子树脂HZ-830对绣球菌多糖进行脱色,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脱色温度、脱色pH和脱色时间为自变量,脱色率为响应值,将 HZ-830树脂对绣球菌多糖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A )=41℃, pH (B)=8,脱色时间(C)=3.5 h ,平均脱色率为87.73%。  相似文献   
3.
长裙竹荪发酵液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裙竹荪发酵液为材料,采用圆形纸片扩散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长裙竹荪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长裙竹荪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制圈宽度分别为2.0、2.3、4.0 mm;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制圈宽度分别为3.0、3.8 mm。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红色面包霉和枇杷炭疽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两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最低抑制率分别为41.50%和33.87%,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物对供试真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对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进行修饰,通过Box-Benhnken中心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以料液浓度、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为自变量,绣球菌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对绣球菌多糖的超声波修饰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得到超声波修饰工艺参数为:料液浓度为8 mg·mL~(-1),超声功率为550W,超声时间为60 min,该条件下绣球菌多糖(2 mg·m L-1)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44.43%,较超声波修饰前提高了2.37倍。  相似文献   
5.
以假单胞菌Pseudomnas aeruginosa、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ede为供试食用菌病原菌,评价海头红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其中抑菌有效成分进行初步分离。结果表明,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的石油醚萃取相、氯仿萃取相、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氯仿萃取相和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假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00mg·mL-1浓度下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3mm和8mm;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相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好,72h抑制率分别达54.57%和36.55%。对乙酸乙酯组分通过2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D,其对假单胞菌的抑菌圈为13mm(100mg·mL-1),对绿色木霉的菌丝生长72h抑制率为48.53%(50mg·mL-1)。对组分D进行GC-MS分析,初步判定其中抑菌有效成分为4-羟基苯甲醛,有关其抑菌有效成分的纯化与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广叶绣球菌耳基提取的水溶性多糖为原料,添加到酸乳发酵配方中,以发酵后酸乳中乳酸菌数量、酸值、粘度、持水力等参数为考察指标,研究广叶绣球菌多糖对酸乳成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绣球菌耳基多糖添加量为0.5 mg·mL-1时,酸乳中的乳酸菌数量增多,持水力、粘度、糖度不同程度增加,感官评分较高.当添加量较高时(1.0 m...  相似文献   
7.
竹荪抗氧化物质超声波循环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兴的超声波循环萃取技术提取竹荪中抗氧化物质,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活性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超声功率、间歇比、投料量、提取时间和乙醇浓度等6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荪中抗氧化物质超声波循环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600W,间歇比3∶1,投料量8%,提取时间15 min,乙醇浓度80%.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子实体的瓣片、基部可溶性多糖分子量分布差异,将新鲜绣球菌子实体经冷冻干燥、热水提取得到绣球菌瓣片多糖和基部多糖,通过β-葡聚糖酶酶解试验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SEC)对绣球菌瓣片、基部多糖的分子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叶绣球菌的瓣片多糖与基部多糖的重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显著不同,绣球菌的瓣片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3.88×10~5 Da,主要成分的重均分子量为4.30×10~5 Da;而基部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1.43×10~6 Da,主要由2.85×10~4 Da的小分子量部分和分子量大于2×10~6 Da的大分子量部分构成。酶解试验结果表明绣球菌基部多糖的水溶液中分子量大于2×10~6 Da的部分无法被β-葡聚糖酶酶解。  相似文献   
9.
金针菇杂交育种中亲本菌株的选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个菌株进行ISSR聚类分析,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5个菌株,通过PDA平板拮抗试验验证它们为不同的菌株;测定了这5个菌株的脱氢酶活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菌丝生长速度,并建立了它们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述指标与产量有较高的线性正相关;用这些指标来预测菌株的产量和杂交优势,不需进行繁琐、周期较长的出菇试验;用这种模式来选择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亲本,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以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  相似文献   
10.
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红藻海头红(Plocamium telfairiae Harv.)的化学成分,分析其抗菌活性来源。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薄层色谱对海头红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成分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并通过质谱和波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在分离过程中得到4种化合物,通过GC-MS、1H-NMR和13C-NMR对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经鉴定4种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对羟基苯甲酸为海头红乙醇提取物中的一种抗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