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红富士苹果青霉病病菌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霉病在苹果储藏期引起苹果腐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采自河北省保定、沧州、石家庄等地冷库红富士苹果病果进行分析,共分离到42个青霉菌菌株.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42个菌株划分为4个类型.依据柯赫氏法则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研究,4个类型青霉均为致病菌,分别为扩展青霉、冰岛青霉、壳青霉和圆弧青霉.根据分离频率和致病性数据分析,扩展青霉为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探索草地贪夜蛾在冀中南的生物学特性,从田间采集草地贪夜蛾卵块,在室内温度24~27℃,相对湿度50%~75%条件下模拟冀中南农田生态环境,对其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了草地贪夜蛾从卵到成虫羽化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变化以及相应历期,初步明确了在相同生活环境条件下,幼虫生长发育进度不整齐,不同虫龄成活率不同,1龄和2龄时存活率为100%,6龄时存活率为78.33%;且雌蛾发育比雄蛾早1~2 d,草地贪夜蛾在冀中南完成1个世代约需32 d.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明确的针对性,为冀中南的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石家庄市常年玉米种植400万亩左右,近几年每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50%060%,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的中后期病害,一般从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也可危害茎节和苞叶,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灌根法、药土穴施法和滴灌法3种施药方式对田间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为药剂对照,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在田间开展了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不同施药方式的效果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施药方法对番茄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效,分别达到70.4%和66.2%,与10%噻唑膦颗粒剂处理均无显著差异;滴灌方式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效仅达到41.8%,显著低于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处理方式,防治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在田间使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液防治番茄根结线虫时,推荐采用灌根和药土穴施2种施药方式,不建议采用滴灌施药。  相似文献   
6.
7.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对玉米等多种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均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指导科学用药,该研究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荐用药名单,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的防效依次为15%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溶液剂>0.5%多杀霉素粉剂>0.36%苦参碱可溶液剂>25%灭幼脲悬浮剂>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研究结果为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选择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小麦蚜虫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将植物源农药藜芦根茎提取物和化学农药氯氟·吡虫啉以不同比例混施,调查各处理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小麦田蚜虫的防效,分析减药增效及增产增收情况。结果表明,7.5%氯氟·吡虫啉悬浮剂315 g/hm2+0.5%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750 g/hm2混施,可减少前者用量30%,且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 d的虫口防效达97.04%,与常规化学防控处理无显著差异,较常规化学防控处理增收1 057.31元/hm2,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小麦吸浆虫俗称小红虫、麦蛆等,是小麦生产上具有毁灭性的害虫。其以幼虫危害小麦花器,吸食麦粒浆液,造成瘪粒,从而使小麦减产,一般可造成10%-30%的减产,严重的达70%以上,甚至绝收。被吸浆虫为害的小麦,其生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且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势”的长势。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麦田雀麦和节节麦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彦军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106-106,147
由于杂草种群的演变,禾本科杂草已经成为麦田的主要杂草。介绍了石家庄市地区麦田禾本科杂草雀麦和节节麦的发生情况,并分析了其发生原因,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对小麦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