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城市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多元化投入、专业化管理"等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全市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36个,年统防统治面积14.07万hm2次,占播种面积的52%;累计购置杀虫灯1.65万盏,粘虫板200万块,性诱捕器3万套,实现了全市2万hm2花生、1.3万hm2果树绿色防控全覆盖。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应对温室黄瓜根结线虫危害,选用新型高效低毒杀线虫剂500 g/L三氟咪啶酰胺悬浮剂与当地农户常规用药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噻唑膦颗粒剂进行防效对比.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黄瓜根结线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500 g/L三氟咪啶酰胺悬浮剂330mL/667m2剂量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5年的人工饲养和田间系统调查,基本摸清了小麦吸浆虫在临沂市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制定了选用抗虫品种、农业防治及科学开展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农业大省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山东责无旁贷。从国际国内比对、样板对照及要素挖潜看,山东实现新增一百亿斤产能具备较强可行性。基于此,山东省应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聚力抓好关键作物、聚力“快见效、见长效”、聚力整建制推进、聚力深化协同推动原则,聚焦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4种主要粮油作物,明确单产提升技术路径,针对当前制约山东省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瓶颈因素,深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良种选育推广、农机装备水平提升、技术集成推广服务、耕作制度创新、农业防灾减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提升以及“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整建制提升等八大行动,确保单产提升快见效、见实效、有长效。  相似文献   
5.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产能的有效途径。山东省认真落实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任务,通过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政策支持、做好技术指导、遥感精准监测等举措,在面积落实、产量效益、模式探索、品种筛选、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种植效益未充分展现、农户种植意愿有待提高、关键技术环节存在短板等突出问题,还应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开展技术培训、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社会化服务,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持续高质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威海市着力应对传统劳动密集型和粗放栽培模式不可持续的现实,强化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典型引领、品牌建设,着力推广现代果业发展模式,推动苹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在分析威海市主要做法、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现代果业的主要经验和启示,以期为全国现代果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蔬菜病虫害发生防控新形势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省蔬菜病虫害发生呈现面广量大、种类繁多、多发混发、为害隐蔽、土传及生理性病害不断上升、新病虫害不断增加等特点,而蔬菜病虫害防控面临着技术研究滞后、绿色防控覆盖率低、用药量总体偏高等困境。为此,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和发挥"一主多元"体系力量,全面开展依法"治病治虫",深入推进实施绿色防控,强化宣传培训,培育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品牌,全面提升山东省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水平。  相似文献   
8.
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和救灾物资,对作物的保产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但大量不科学使用,则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2]。近年来,农业生产和农药使用大省山东持续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3]。本文阐述了该省农业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农药减量控害主要做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对策建议。其做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一熟春棉(鲁棉研37号)为对照,研究棉饲两熟模式下3种不同种植密度(7.5万株·hm-2、9.0万株·hm-2、10.5万株·hm-2)对早熟棉鲁棉532棉田周年产量和效益,及其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明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饲两熟模式下鲁棉532的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与一熟春棉相比,鲁棉532棉饲两熟模式虽然棉花产量降低9.1%,但周年总投入降低了8.0%,周年纯收益显著提高了67.5%;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结铃数显著减少,但是单位面积总铃数与春棉相当;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显著降低,透光率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含盐量和pH降低,但与春棉差异不显著。棉饲两熟模式下,适当增大鲁棉532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加群体总铃数,从而提高籽棉产量和周年效益。当棉花密度为9.0万株·hm-2时,周年收益、籽棉产量、总铃数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分别比7.5万株·hm-2、10.5万株·hm-2提高5.4%、4.5...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