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对黄瓜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黄顶菊与黄瓜混作对黄瓜株高、干鲜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黄顶菊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对混作的黄瓜株高和鲜重增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生长在黄顶菊附近的黄瓜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CAT活性均低于单种黄瓜的对照,而MDA含量高于对照;不同浓度黄顶菊植株浸提液处理的黄瓜种子,随处理浓度的升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草原蝗害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是内蒙古的生态主体,对维护全国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草原蝗害在内蒙古连年发生,对草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对2006-2015年内蒙古草原蝗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蝗虫整体为害2010-2015年已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目前以点片状中、低密度分散发生为主;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印楝素(azadirachtin)、苦参碱(matrine)、烟碱·苦参碱(nicotine·matrine)、牧鸡牧鸭、自然天敌防控及生态治理效果明显,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优化,防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10年间累积应用面积733.3万hm~2,生物防治面积明显增大,生物防治比例显著提高,减灾收益9.9亿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议草原蝗虫绿色防控应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预警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强化生物防治,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点和问题,以实现草原蝗虫的绿色可持续防控。  相似文献   
3.
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对靶标昆虫具有高毒力和致病性的重要杀虫真菌,通过接触直接侵染使蝗虫致死,对草原蝗虫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草原喷施金龟子绿僵菌粉剂对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对蝗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喷药后7 d优势种蝗虫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和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的虫口减退率达60%、防治效果超过62%,其中白边痂蝗、毛足棒角蝗、亚洲小车蝗和宽须蚁蝗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高于宽翅曲背蝗Parar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和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同时,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类型草原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在典型草原和荒漠化及半荒漠化草原的防治效果高于草甸草原。研究绿僵菌在不同草原类型蝗虫的防治效果,为建立草原蝗虫绿色可持续防控体系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世界性检疫性植物病害,传播蔓延迅速,染病40天内即可使松树枯死,3~5年内可使大面积森林遭受破坏,被称为“松树癌症”“无烟的森林火灾”。松材线虫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生最严重、造成损失最大的林业病害之一,随着疫情发生区不断扩大,被感染的松树成片枯死,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生态服务价值损失和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因此,准确鉴定、识别、防治松材线虫病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