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盐分胁迫对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var. cerasiforme Alef)风味的影响,本研究以樱桃5号为试验材料,探究了不同含盐量[T1:0.05 g·kg-1(CK)、T2:1.5 g·kg-1、T3:3 g·kg-1、T4:4.5 g·kg-1、T5:6 g·kg-1]土壤条件下果实糖、酸、氨基酸、芳香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高,占糖类物质总量的94.88%~95.97%;盐胁迫能促进果实中糖类物质的积累,其中果糖在T5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了18.34%,葡萄糖在T3含量最高,较对照显著增加了29.06%。果实中有机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占总量的88.30%~91.60%,随着盐分的增加有机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均在T3最高,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了61.40%和129.90%,且有机酸总含量是对照的1.71倍。盐胁迫对樱桃番茄的氨基酸含量也有一定影响,盐胁迫处理果实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较高;除蛋氨酸外,各氨基酸含量均以T3最高。各处理果实中共检出47种芳香物质,其中醛类12种、酮类5种、醇类14种、酯类3种;盐胁迫处理番茄果实中芳香物质的种类较多,且相对含量高,其中2-已烯醛、香叶基丙酮、2-异丁基噻唑含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是盐胁迫下影响番茄风味的重要芳香物质。本研究结果为盐胁迫提升樱桃番茄风味品质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水分调控对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棚1号"番茄为试材,通过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5 kPa,T1;-10 kPa,T2;-15 kPa,T3;-20 kPa,T4;-25 kPa,T5),研究了在滨海盐碱区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秋延后番茄花果期土壤基质势对生长、品质及土壤盐分的影响,以期为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基质势越大,株高的生长速率越高,茎粗T1最高,其它处理间变幅不大;随着基质势降低,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均以T1为最低;随着基质势降低,番茄红素含量逐渐增加,呈负相关,而维生素C含量变化却与基质势呈正相关;随着基质势降低,小区产量、单果质量逐渐减小,灌水频次减少,但水利用率明显提高;随着土壤基质势降低,5个处理的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电导率均逐渐增大,且均以40~60 cm土层电导率为最高,5个处理平均达1.84 dS·cm-1,较0~40 cm高60%以上.综合分析,滨海盐碱地番茄节水提质栽培,秋延后花果期番茄以土壤基质势不低于-10 kPa指导灌水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4.
在滨海盐碱地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咸水淡水轮灌次数处理:1:1 (T1)、2:1 (T2)、3:1 (T3)、4:1 (T4),以淡水灌溉为对照,探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灌溉制度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在咸淡水轮灌处理下,番茄的生物量随着咸水灌溉次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T1、T2处理下植株生物量积累明显,与对照达到显著水平;随着咸水灌溉次数的增加,T1、T2处理产量及单果重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其他处理番茄产量、单果重显著降低;从果实品质分析,各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果实品质。综合分析,T1、T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番茄正常生长及产量稳定,并提高了果实品质,是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有效的咸淡水轮灌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松花菜品种"力禾65天"为试材,采用重力滴灌灌溉方式,设置微咸水灌水梯度3g·L-1(3K)、5g·L-1(5K),以淡水(CK)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微咸水胁迫对松花菜生长指标、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微咸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松花菜生长指标方面,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苗期松花菜死苗率增大,营养生长末期(莲座期末期)叶片数和花球直径显著降低,5K处理莲座期末叶片数比CK降低34.78%,花球直径比CK降低32.34%;在产量方面,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松花菜的产量显著下降,5K处理单株产量比CK降低48.31%;在品质方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含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排序依次为可溶性糖含量3K>5K>CK,维生素C含量3K>5K>CK,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K>CK>5K;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水矿化度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变化规律为CK>3K>5K。  相似文献   
6.
为指导滨海盐碱地设施番茄中前期的合理灌溉,以春茬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滴灌方式灌溉,设置4个不同基质势处理(-10、-15、-20、-25 kPa),研究其对设施番茄中前期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影响。随着滴头正下方0.2 m深度处土壤基质势的降低,灌溉水次数明显减少;株高、茎粗、叶长生长指标随着基质势降低逐渐减小,-10、-15 kPa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生物量随基质势下降逐渐减小,低于-15 kPa的基质势番茄植株鲜重降低明显,-10、-15 kPa间差异不显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光合指标随基质势降低呈减小趋势,-10、-15 kPa处理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与其他2个处理达到显著水平;总根长、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随基质势降低逐渐减小,-10、-15 kPa处理间指标差异不显著,而>4 mm的粗根系数量以-15 kPa基质势处理下最高,与其他3个处理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滨海盐碱区番茄中前期生长阶段,以控制滴头正下方0.2 m深度处土壤基质势下限-15 kPa指导灌溉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耐盐植物种植对滨海盐土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滨海盐土环境下,以种植耐盐植物费菜(Sedum aizoon L.)、田菁(Sesbania cannabinaRetz.)Poir.)、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样地和未种植植物的裸地土壤(CK)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技术和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对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裸地比较,种植植物样地土壤电导率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20.26%~57.21%和23.42%~37.80%;而有机质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39.16%~53.01%和106.48%~259.92%。种植植物样地土壤中PLFA种类明显增加,微生物群落也有所改变,3个植物样地土壤中总PFLAs含量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AM真菌、真核生物、真菌PFLA含量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1.53%~103.32%、4.96%~63.37%、82.91%~222.72%、50.00%~160.25%、32.05%~268.59%、19.39%~454.77%;真菌/细菌(F/B)PFLA含量也显著升高1.00~6.50倍,而革兰氏阳性菌PFLA含量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G-)PFLA含量却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48.06%~57.78%和59.77%~68.68%。此外,种植植物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也明显提高。研究表明,种植费菜和蒲公英可以降低滨海盐土土壤电导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同时其促进多种微生物的繁殖,可有效改善滨海盐土的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滨海淤泥质盐土区暗管埋设的适宜参数。[方法]试验设计60、80、100 cm 3个暗管埋深,5、10、15 m 3个暗管间距,共9个处理,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定点取样,辅助滴管,分析盐分变化。[结果]A_1B_1、A_1B_2、A_1B_3、A_2B_1处理0~60 cm土体盐分最低,平均含盐量5.4~6.4 g/kg,较原始盐分土壤降低60%以上,降盐效果明显。[结论]淤泥质滨海盐土区辅助滴管措施,暗管埋深60~80 cm为宜;80 cm埋深下,暗管间距不宜高于10 m,在5~7 m具有较好的降盐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明确腐植酸肥料在滨海盐碱地上的应用效果,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材,在番茄移栽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腐植酸肥料,试验腐植酸肥料有腐植酸原粉、硝基腐植酸和黄腐酸钾3种,施用量均设600和1200 kg/hm2计2个水平,以不施腐植酸肥料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腐植酸肥料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降幅为18.3%~32.2%;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硝基腐植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11.9%~13.3%,腐植酸原粉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11.2%~16.7%,黄腐酸钾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15.1%~28.8%,腐植酸原粉和硝基腐植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4.0%~46.7%;增加番茄茎粗、叶片SPAD值、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增幅分别为3.2%~15.8%、5.2%~18.0%、10.2%~27.7%和13.4%~25.7%;黄腐酸钾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增幅分别为23.1%~26.2%、6.7%~12.8%、9.2%~30.4%、55.0%~87.8%和47.7%~54.7%.综合分析认为,施入黄腐酸钾600 kg/hm2对改善土壤性状,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