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园艺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蔗糖磷酸合酶(SPS)是调节植物蔗糖生物合成的关键酶.SPS由不同的基因编码组成,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差异.利用拟南芥SPS蛋白保守结构域在甘蓝全基因组共鉴定到6个甘蓝SPS家族成员.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甘蓝SPS基因分为3个亚族.6个BoSPSs家族成员被定位在甘蓝的5条染色体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BoSPSs含有许多与激素、逆境和光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RNA-Seq结果表明,BoSPSA1a在各个组织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量,BoSPSB除了在芽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他各个器官/组织中表达量均较低;冷敏甘蓝(CS-D9)和耐冷甘蓝(CT-923)中BoSPSA1b低温处理后均上调表达,且不同时间点耐冷甘蓝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冷敏甘蓝.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甘蓝SPS家族的信息,增加了对这些基因在甘蓝生长发育过程中及低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农业背景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人力保障,是提升农民职业素质、提高劳动技能、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分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教育培训方式和内容也要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用品比试验中发现的青花菜雄性不育单株为不育源,与3种叶色的羽表甘蓝自交系进行回交转育,育成了性状优良而抗性较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羽表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该种不育系在羽衣甘蓝优势育种中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开花及观赏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天光照时间设81、01、2 h 3个水平,光照天数设7、142、1 d 3个水平,自然光照处理为对照,研究光照处理对晚花波斯菊观赏性的影响。[结果]波斯菊的观赏性以株高50 cm左右,分枝适中,株冠均匀丰满,植株开花数较多,花朵大为好。光照处理能显著影响晚花波斯菊的开花时间和观赏性状。光照天数和每天光照时间之间存在互作。光照时间处理中,以10 h光照处理植株开花最早,单株开花数最多。随着光照处理天数的增加,从播种到现蕾、开花的时间逐渐缩短。光照天数处理中,以每天处理10 h,处理21 d最好。[结论]处理14 d,每天10 h光照时,晚花型波斯菊的观赏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豌豆主根发达并有许多侧根,且主侧根长有根瘤,豌豆适应性广,对土质要求不太严格,但对土壤pH值以中性偏碱为宜,这主要为了利于根瘤菌的活动。如果土壤酸性大,生产上往往通过增施石灰来改良土壤。由于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差异较大,因此石灰适宜的施用量也就不同。本试验通过不同石灰施用量对豌豆生长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研究,探讨本地豌豆制种田适宜的石灰施用量。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句容市白兔镇上兰村进行,品种为白龙,试验田前茬作物为水稻。供试土壤农化性质为:有机质 17.5 g/kg,全氮 1.78 g/kg,速效氮 9…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西洋南瓜瑞红1号的杂交制和技术,包括制种田块的选择、播种育苗、整地与施基肥、定植、田间常规管理、去杂去劣与授粉、采牧与选种等多项具体技术与要求.  相似文献   
7.
瑞绿6号是以两个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02-1-3-4-2-2和03-6-4配制而成的青花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全生育期110~120 d,单球重0.62 kg左右,花球圆整、绿色、品质优良、商品性好,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冬季栽培。  相似文献   
8.
春甘2号甘蓝是通过2个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和系交配而成的1代杂交种.本研究从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父母本的定植比例、去杂去劣、剖球割老叶、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春甘2号甘蓝的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8个自主选育的羽衣甘蓝新品种和4个从日本引进的羽衣甘蓝品种从观赏性、耐寒性、抗病性和抽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主选育的8个羽衣甘蓝新品种观赏性状优良,心叶色彩艳丽,心叶转色比例高,其中翡翠紫心叶转色比例最高,达64.60%;8个自主选育新品种的耐寒性均较强,其中霓裳的冻害指数最低,为13.75%;8个自主选育新品种的抗病性均强于进口品种,且转色早抽薹晚,观赏期均长于进口品种,其中瑞羽5号的观赏长达5个月。8个自主选育新品种的观赏性状各有特色,根据其性状特性可进行不同景观配置。  相似文献   
10.
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蓝品种抗氧化性差异,本试验以2个耐寒(173、174)和2个不耐寒(165、166)甘蓝品种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研究苗期与耐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4℃)处理下,4个甘蓝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有所增加,且耐寒品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不耐寒品种;173和174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65和166在低温处理后期降低,脯氨酸的变化与之相似。低温处理下,甘蓝幼叶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165和166的增加幅度显著低于173和174,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各处理时间下,耐寒品种的酶活性显著高于不耐寒品种。综上,低温胁迫下,耐寒品种与不耐寒品种的生理响应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蓝幼苗抵御低温伤害的生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