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1年生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为材料,设置4个铅浓度(250、500、1000、2000mg/kg)和4个镉浓度(10、25、50、100mg/kg),研究铅、镉单一胁迫对海南风吹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铅单一胁迫下,海南风吹楠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呈上升趋势,且均在铅浓度为500mg/kg、镉浓度为25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铅、镉浓度的增加,其各生长指标呈下降趋势;海南风吹楠的生长指标对铅、镉单一胁迫差异显著。综合评价得知,铅浓度为500mg/kg、镉浓度为25mg/kg时苗木质量最佳,能促进海南风吹楠的生长,而高浓度的铅(2000mg/kg)、镉(100mg/kg)则会对其生长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2.
6种速生树种人工林造林6年后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速生树种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情况及土壤的改善状况,选择优良的速生树种,以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杂交相思(Acacia mangium×A. auriculiformis)、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巨尾桉广林9号(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 ‘GLGU9’)6种速生树种人工林造林6年后土壤理化性质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土壤中物理性质容重、土壤孔隙性(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盐(pH值、氯离子)等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杂交相思的土壤容重最小,孔隙度最好,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黑木相思土壤的全氮含量最高;杂交相思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养分含量最高;巨尾桉广林9号土壤氯离子含量最高,黑木相思含量最小;6种树种的土壤pH值均为弱酸性(3.81~4.40);杂交相思和黑木相思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和养分状况较好,更能提高土壤的疏松性,可作为优良的速生阔叶树种在林业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遮阴对双色木番茄生长的影响,对双色木番茄幼苗在100%自然太阳光(NS,CK)、46.4%NS、11.8%NS和5.6%NS处理下的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在46.4%NS时出现最小值,可溶性糖含量则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下降后上升,均在46.4%NS时出现最小值;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效率(Rd)、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呈不断下降趋势;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表现为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11.8%NS和46.4%NS时最高;叶绿素含量随光照强度的下降不断上升,叶绿素a/b则逐渐下降,Fv/Fm和Fv/Fo均先上升后下降,在46.4%NS时达到最大值。双色木番茄幼苗主要通过提高Pro、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加强SOD、POD活性,降低LSP、LCP和Rd,增大AQY和WUE来适应弱光环境。将各项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后得出46.4%NS下的双色木番茄幼苗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2014年种植的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幼林苗木为试验材料,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配比处理对红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寻求红锥林地合理施肥配方,为改善其土壤肥力状况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配方施肥对红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影响显著;与不施肥CK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养分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T6(单株施N、P2O5、K2O分别为87. 5、243. 8、25. 0 g)处理的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6处理对土壤肥力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本试验条件下改善林地土壤肥力状况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5.
以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幼苗为材料,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金花茶幼苗对水肥耦合的生长响应,旨在找出金花茶幼苗生长最为优良的水肥条件,为金花茶幼苗的栽培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12月间,金花茶幼苗株高、地径长势最佳,且根冠比最高的水肥条件为土壤含水量13.80%,单株施肥量氮(N)5.43 g、磷(P_2O_5)2.40 g;生物量最大的水肥条件为土壤含水量13.80%,单株施肥量氮(N)10.87 g、磷(P_2O_5)2.40 g。主效应及耦合效应分析表明,水、氮、磷三因素对金花茶幼苗株高与地径相对增长量的影响极显著,而对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水氮交互对株高相对增长量影响极显著;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金花茶幼苗各生长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苗木综合评价得出,最适宜金花茶幼苗生长的水肥条件为土壤含水量13.80%,单株施肥量氮(N)10.87 g、磷(P_2O_5)2.40 g。  相似文献   
6.
以二月生格木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处理方式,设置5种不同浓度的铝和2种不同浓度的硝普钠互作处理,通过测定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和根系指标,比较不同浓度的铝和硝普钠互作对格木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格木的育苗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格木幼苗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叶面积增长量及生物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均在T6(0.4 mmol·L~(-1) AlCl_3、0.1 mmol·L~(-1) SNP)处理下最高,而在T9(0.8 mmol·L~(-1) AlCl_3、0 mmol·L~(-1) SNP)处理下最低,各处理组均差异显著;总根长、根尖数、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组均差异显著;综合评价中T6最佳,T5次之。综上所述,不同浓度的铝(AlCl_3)和硝普钠(SNP)处理下格木生长指标差异显著,且均在T6(0.4 mmol·L~(-1) AlCl_3、0.1 mmol·L~(-1) SNP)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7.
配方施肥对红锥幼林生理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锥幼林为研究对象,采用N、P、K 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探究N、P、K配方施肥对红锥幼龄人工林生理和叶片养分的影响,为红锥幼林提供施肥依据。结果表明,T3(N1P3K3)处理下,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71 mg·g-1和0.38 mg·g-1;T4(N2P1K2)和T5(N2P2K3)处理下红锥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不足或者过量施肥均会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N肥施用量可使叶片N、P、K含量显著提高,但过量施N导致叶片N含量显著下降,增加P肥施用量会使叶片K含量下降,增加K肥施用量可使叶片N、P、K含量显著提高;主成分分析表明,T4和T5处理下红锥的生长质量最高。T4(N2P1K2)即尿素、过磷酸钙、KCl施用量分别为187.6、148.1、83.3 g/株(N:87.5 g/株,P2O5:81.3 g/株,K2O:50.0 g/株)时,对3 a树龄的红锥幼林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园林植物要承担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角色。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维护离不开园林植物,而园林树木栽培技术历来是个重大问题,如何提高园林树木栽培技术和成活率,如何适当地应用它们,非常值得深究。园林树木的栽培及应用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刨花润楠(Machilus pauhoi)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不同酸雨类型(硫酸型、硝酸型、混合型)及pH为2.5、4.0、5.6的3个梯度,研究不同酸雨对刨花润楠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幼苗的栽培及耐酸胁迫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T5(pH 2.5)、T6(pH 4.0)、T7(pH 5.6)等硝酸型酸雨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T7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最高,T6的叶绿素b含量最高。CK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不同酸雨梯度间,叶绿素a含量有显著差异,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3种酸雨类型均能促进刨花润楠叶绿素含量的积累,酸性环境下对其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以尾巨桉DH32-29(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试材,采用分根沙培法研究铝胁迫下幼苗对外源磷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铝胁迫下尾巨桉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电导率显著增加,添加足量磷(0.1 g/L)可降低铝胁迫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电导率,缓解叶片细胞在铝胁迫下受到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